新人教版选修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堂实录内容摘要:

第二教时: (学生朗读全文) (教师复述了第一堂课讨论的要点) 师:下面我们继续讨论点的志向和性格。 谁先翻译一下。 (学生翻译曾皙的志向,并讨论曾皙的性格。 ) 师:请用一个词表达对曾皙情趣的理解。 生 21:悠闲自得。 生 22:闲云野鹤。 生 23:淡泊、平和。 生 24:潇洒。 生 25:崇尚自由。 生 26:不追求功名。 师:这与孔子对弟子“出仕”的主张是不是矛盾。 怎么理解孔子的‘我与点也’。 生 27:这是曾皙做了县官以后与欧阳修一样与民同乐的景象。 师:这里与欧阳修的情况一样不一样。 生 28:欧阳修是被贬官以后重修醉翁亭时所作。 生 29:醉翁亭没有重修,重修的是岳阳楼。 生 30:这是“齐天下”后出现的太平盛世的景象。 生 31:曾皙表示自己不能管理国家,这平和淡泊正符合孔子谦和守礼的要求。 生 32:因为要沐浴,又要到祭坛上吹风,还要咏,估计是在举行仪式,也是一种礼,也与孔子主张的礼教是一致的。 生 33:人总有入世的一面,也有出世的一面,孔子也曾想有所作为,积极入仕,但由于战乱 ,志向不能实现,痛苦之后,希望自己能够过悠闲的世外桃源的的生活,曾皙的理想刚好表达了孔子自己的理想„„ 师:“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既赞又叹,赞的是什么。 叹的又是什么。 生 34:只有一个学生说出了孔子追求的平天下的理想,其他学生都没有达到孔子的教育要求,所以孔子只好叹息,同时又赞美曾皙能领会孔子的教育理想。 生 35:因为当时春秋时代是战乱时代,所以要叹,而只有曾皙说出了孔子追求的太平盛世的景象,所以要赞。 生 36:因为孔子怀才不遇,所以要叹,因为曾皙描绘的景象太美了,所以要赞。 生 37:这世外桃源般的悠闲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是找不到的,也是实现不了的,所以要叹,而这生活毕竟是美的令人憧憬的,所以要赞。 生 38:孔子自己怀才不遇,他的弟子这么大年纪了那么有才能还在读书,也是不得志,所以叹,而他的学生所拥有的才学这么高、追求的境界那么高,所以赞。 师:他们中有的年纪很大了,为什么还要读书。 生 40:为了“独善其身”,为了“修身”。 师:讲的合情合理。 哪位同学翻译一下孔子的点评。 (学生翻译并讨论孔子的点评) 师:孔子对其余三子究竟如何点评。 生 41:孔子首先肯 定了“三子”谈了自己的志向,提出了治国原则是礼,然后对子路的不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