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爱国词四首 练习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解析:爱国词有的与怀古诗在手法上相似,常用对比,在对比中表达昔盛今衰之情。 这首词就是这样。 答案:上阕写南渡后客居的悲凉,下阕转写当年全盛时的欢乐,结尾两句又从欢乐的高潮跌入悲怆的深渊:以今日之悲凉对比昔日之全盛,以往昔之欢乐对比现实之悲哀。 对比手法使作者冲破了时空的束缚,把悲国之思、爱国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 34 题。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尘暗旧貂裘”的“暗”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_解析:对“暗”字的鉴赏要结合词本来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特殊含义,尤其是在表达情感最新海量高中、初 4、。 可以增减个别词语,但须保留原意,并保持语意连贯。 到最后如果这个自我是为别人而活着,其实感觉都不会美。 所以这个“淡”是你经历酸甜苦辣咸以后,才知道它的可贵。 答:_解析:用反问句重组句子,实际上就是用反问的语气表达肯定的内容。 转换时要注意题干的要求。 答案:美难道不是一个自我的循环。 美到最后如果这个自我是为别人而活着,难道还能感觉到美吗。 这个“淡”难道不是你经历酸甜苦辣咸以后,才知道它的可贵的吗。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内容。 12 月 21 日,“汉语盘点”评委会公布了 2013 年度十大流行语、十大新词语和十大网络用语。 北京语言大学杨尔弘教授介绍,该评选是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 6、( 金缕( 貂裘 ( 毛毡(沧州( 南浦( 残暑( 两鬓(天籁( 蓬蒿( 筵席( 戏鼓(析:选 B。 “缕”读“下列对词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路那知岁序移客路:在作客的途中,是战乱逃难的委婉说法B梦绕神州路神州:指当时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区C关河梦断何处关河:边关的河流D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铁马:指元军的骑兵解析:选 C。 “关河”的意思是关塞、河防,即边疆。 下列选项中,对柳梢青春感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铁马蒙毡”,暗指当年“金戈铁马”的抗元之势今已不在。 这四个字中包含着词人的无尽憾恨。 B“银花洒泪”,情景交融,耐人品味。 元宵节火树银花的景象,更勾起了亡国遗民屈辱、悲凉的感 8、选 C。 陆游,自号“放翁”。 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 56 题。 霜天晓角题采石 注 蛾眉亭韩元吉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 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 试问谪仙何处。 青山外,远烟碧。 【注】采石:即采石矶,在今安徽省当涂县附近,古代历来是防守长江的要地,南宋时,宋、金交界的军事重地。 “天际两蛾凝黛”中“凝”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解析:赏析词中“凝”字的妙处,要结合语境和作者的情感。 答案:“凝”是“蹙”的意思,紧锁双眉,它形象生动地写出山也像人一样,因中原沦陷,而满腔悲愤愁苦,从而非常精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自己胸中的无限忧虑。 虚实结合是这首词的特色,请就这一特色赏 9、析“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 _解析:“暮潮风正急”是实景,“酒阑闻塞笛”是虚景。 “塞笛”是戍守边关的将士的笛声,是想象之景。 答案:“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一句既写了天近傍晚、江潮汹涌、狂风劲吹的景象,又写了在朦胧之际,仿佛听到了边防军苍凉悲壮的笛声。 这样由实到虚、半实半虚、虚实结合的写法,巧妙地将眼前之景和诗人心中对中原故土的思念之情有机地糅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 78 题。 临江仙朱敦儒 直自凤凰城破 后,擘钗破镜 分飞。 天涯海角信音稀。 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 今春还听杜鹃啼。 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注】朱敦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