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下册72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6内容摘要:
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m/s,那么听到两次发令枪声的时间间隔约为( ) ( 8)一列队伍长 50米,行进速度 ,经过一座 100m的涵洞,当队伍全部穿过涵洞时,总共需要( ) A 60s B 40s C 50s D 80s ( 9)某自动扶梯用 20s 可将站立于梯上的人送上楼,扶梯不动时走上去要 30s,人沿运动的扶梯走上去需要时间( ) A、 50s B、 10s C、 12s D、 20s ( 10)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 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 120m,则它的速度为________m/s, 物理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一个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 4s 内通过的路程是 20m,则它在前 2s 的速度一定是 ( ) A、 80m/s B、 10 m/s C、 5 m/s D、无法判断 ( 12)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s/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v越大,通过的路程 s越长 v越大,所用的时间 t越少 ,与时间成反比 v由 s/t决定,但与 s、 t的大小无关 ( 13) 54km/h= ______m/s 20m/s= ______km/h 600m/min=_____m/s 36km/min=_____ m/s 编制人: 审核人: 时间: 月 日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学案 一、学习目标 ⑴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并能用语言表述。 ⑵理解什么是惯性。 重点:“理想实验”法,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二、预习提纲: (阅读课本 P47页)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1. 观察课本 P48页,在研究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实验中,用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接着在材料不同的平面上继续运动,分别停在图中所示位置,请回答: ( 1 ) 为 什 么 要 使 小 车 从 同 一 斜 面 上 的 同 一 高 度 滑 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小 车 在 不 同 平 面 上 运 动 的 距 离 不 等 说 明 了 什 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从这个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推论假设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怎样运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下列 说法中正确 的是 ( ) A.直接由猜想得到的 B.直接由日常经验得到的 C.直接由实验得到的 D.通过分析事实、概括、推理得出的 3.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将它受到的外力全部撤去,这个物体( ) A. 速度越来越大 B.速度越来越小 C.立即静止下来 D.一定做。粤沪版八年级下册72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6
相关推荐
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观察、比较小车的运动情况。 怎样减小摩擦呢。 猜想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尝试性的解释,推测实验结果,指示探究方向。 该实验如何设计,学生感到比较困难。 通过对小车运动的分析,引导学生寻求探究的思路。 从 “不受摩擦力 ”到“减小摩擦力 ”是一个较大的思维转折,其中渗透了 “理想实 验 ”的 思想。 在此,学生并不一定真正理解,当实验 结
(b)图中,两个力不符合“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条件,不是平衡力;在 (c)图中, F1和 F2完全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在 (d)图中,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平衡力;在 (e)图中,两个力的大小不相等,不是平衡力。 所以只有 (c)图中的物体能处于静止状态。 学完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将二力平衡的有关知识与牛顿第一定律对比,并对二力平衡作一个简要的小 结:从理论上讲
运动状态,这两个力要满足什么条件。 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二力平衡的条件,并建议同学们用实验去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对于提供的实验器材感到不能满足的,还可提出实验设计方案。 ) [学生实验 ]: 用两把弹簧秤拉扯桌上的塑料片,想一想怎样拉才能使塑料片保持静止不动。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 导。 请学生利用实物投影演示实验过程,并归纳小结塑料片静止必须满足的条件。 [电脑演示 ]: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课堂巩固: 已知小明家距离学校 600m 远,小明骑自行车上学,用了 200s,求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 已知: 求: 解: 答: 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5s 内通过 25m 的路程,那么它 3s 内通过的路程是( ) 一辆行使速度为75 km/ h 的汽车与一列行使速度为28 m/ s 的火车,到底谁更快呢。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
画出这个力示意图和它的力臂。 )作出动力最小值的图示。 引导学生通过确定支点,确定动 力作用点,确定动力作用的方向而求得。 这是对杠杆知识的深化和拓宽。 在我有限的启发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研究和类比迁移,综合出了这类杠杆的特点和规律。 这种从特殊到一 般的研究方法,既是使学生回忆、理解杠杆的知识,又使学生懂得了特殊到一般的科学方法。 三、灵活多变、设置高潮
和阻力是杠杆受到的力,是其他物体作用在杠杆上的力,不要把杠杠作用给别的物体的力误认为是杠杆受到的力。 ③无论是动力臂还是阻力臂,都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为了加深对力臂的理解,可让学 生做下面的实验,如图 619所示。 沿 a、 b两个 不同方向用力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平衡。 观察两次的拉力是否相同,想想为什么。 明确了动力、阻力、力臂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