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六上表面积的变化教学设计1内容摘要:
据要求动手操作后填写表格。 根据表格,发现规律 ( 1)每多一个正方体拼,表面积就会减少 2 个正方形的面积。 ( 2)(正方体的个数 — 1) 2=减少正方体面的个数 学生尝试利用规律进行计算: ( 18— 1) 2=34(个)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 活动三: 用 2 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变化情况。 围绕学习菜单进行小组合作活动。 学习菜单: ① 2 个相同的长方体(即牛奶盒)拼成大的长方体。 你能 拼成几种。 拼成长方体后体积变化吗 ②每种拼法减少的表面积一样吗。 为什么。 ③:哪种拼法的表面积最大。 你是怎么图形。 表面积总共是多少。 体积呢 比较一下拼成的长方体和刚才 2 个正方体, 表面积和体积是怎样变化的呢。 如果是用 3 个同样大 小的正方体排成一排,这样拼成后的长方体与刚才 3 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师:如果用同样的小正方体 4 个、 5个、 6 个„„ .甚至更多,排成一排,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几个小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又是怎样变化的呢。苏教版数学六上表面积的变化教学设计1
相关推荐
忆 提问: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个有什么诀窍,或说关键是什么。 可以讨论一下再回答。 学生讨论并回答。 二、巩固提升 1. 练习十七第 2 题。 提问: 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准备怎样替换。 关键是什么。 集体反馈
1、最新海量高中、(2016四 川 宜 宾 ) 如 图 是 甲 、 乙 两 车 在 某 时 段 速 度 随 时 间 变 化 的 图 象 , 下 列 结论 错 误 的 是 ( )A 乙 前 4 秒 行 驶 的 路 程 为 48 米B 在 0 到 8 秒 内 甲 的 速 度 每 秒 增 加 4 米 /秒C 两 车 到 第 3 秒 时 行 驶 的 路 程 相 等D 在 4 至 8 秒 内 甲 的 速
6、题的关键6.(2016 河北 3 分)关于 叙述,正确的是( )A若 菱形 B若 正方形C若 D,则 矩形 D若 D,则 正方形答案: 项应是矩形;B 项应是菱形;D 项应是菱形。 知识点:矩形的判定:先判断是平行四边形,再利用对角线相等或者有一个角是直角判定。 菱形的判定:先判断是平行四边形,再利用对角线垂直或一组相邻的边相等判定。 正方形的判定:先确定是矩形,再证明对角线垂直或邻边相等
“ %”键,问:想一想它有什么功能。 小结“ %”键的使用方法,指导完成第( 3)题。 指出:当遇到除不尽的情况下,百分数只保留一位小数。 4. 完成“探索与实践”第 12题。 课前布置学生调查自己家一个月食品支出的金额大约各是多少元。 指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 生汇报交流收集的百分数,并说说它们的含义。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数据填表,独立完成计算
1.交流自己的预习作业。 明确本课练习的目标:比较熟练地解答形如“ ax177。 bx=c”的方程,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板块一】 1.说说这些方程有什么共同特点。 在解这样的方程时,你是怎样想的。 2.揭示课题。 【板块二】 1.提问:这是一道什么问题的应用题。 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 (预设 15分钟) 1.练习二第 7题 ( 1)学生读题并观察示意图。 ( 2)根据图 意说数量关系。
个正方体呢。 【环节二】。 ( 1)你们也像老师那样用小棒和 橡皮泥做出长方体与正方体框架吗。 ( 2)用用小棒和橡皮泥来做 ( 2)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探索,先填写选料单,再动手做一做,各做出 3 个。 ( 3)全班交流,介绍选料时的思考过程。 ( 4)互相欣赏作品,评出合作奖。 ( 1)用计算器算出各个包装盒的表面积和体积。 ( 2)同桌两人互相批改。 ( 3)全班交流,反馈做错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