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课后练习(含答案)内容摘要:
2、在,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细胞所特有的,这一事实说明_。 (2)由表中数据可知,同一种元素在细胞和地壳中含量相差甚远,这一事实说明_。 (3)由上表数据可知,组成细胞的元素中 C、H、O 含量最多,请据下表分析原因。 化合物 水 无机盐 蛋白质 脂质 糖类和核酸质量分数 % 8590 110 12 1_。 _。 9加热会使蛋白质变性,在变性过程中肽键是否因此而断裂呢。 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蛋白质在加热变性后肽键有没有断裂。 (1)材料、用具:质量浓度为 g/ 缩脲试剂 B 液)、质量浓度为0.1 g/ 液(双缩脲试剂 A 液)、蛋清液、清水、酒精灯、试管、滴管等必备用品。 (2)实验原理:蛋白质中的肽键与双缩脲试 4、划利用所学知识来鉴定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指导教师为培养同学们严谨的科学态度,提供了以下实验材料用具,并要求同学们先写出此实验的设计方案。 材料用具:双缩脲试剂 A 液,双缩脲试剂 B 液,斐林试剂甲液,斐林试剂乙液,苏丹染液,试管 3 支,量筒 3 只,烧杯,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清水,尿液样品 2瓶(已知其中一瓶是健康者的尿液,但两瓶均未贴标签)。 以下是小王同学根据以上材料用具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有些尚未完成,请你帮他补充。 实验目的:验证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 糖。 实验原理:_。 实验步骤(1)取样:将两瓶尿样编号为甲和乙,用 2 只量筒分别从甲、乙尿样中各取 2别注入编号为 1 和 2 的 5、试管内。 (2)取试剂:用量筒先后量取_注入第 3 号试管内振荡混合均匀。 (3)样品与试剂混合:用量筒从 3 号试管中量取_注入 1 号试管,振荡;将 3 号试管内_注入 2 号试管,振荡。 (4)水浴加热:将两支试管用酒精灯隔水加热,观察其颜色变化。 预计实验结果:_。 结果分析: _修 1 课时 3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课 后练习 详细答案【基 础过关】1A【解析】熟记细胞中的几种大量元素:C、H、O、N、P、S、K、g 等。 【备注】无2B【解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种类是大体相同的,而含量在不同生物体中有一定的差异;生物体中的元素在自然界中都能找到,所以能够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生物体 6、内的C 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但含量并不总是最多的,在活的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微量元素也是人体必需的元素,需要从外界补充。 【备注】无3B【解析】虽然题干中提到的环境是干旱的沙漠,但作为活细胞来说,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仍然是水。 【备注】无4A【解析】蔗糖为非还原性糖,且西瓜瓤的颜色鲜艳,不适于作为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材料。 花生种子中脂肪含量高,是用于脂肪检测的理想材料。 大豆种子和鸡蛋清中富含蛋白质,是用于蛋白质检测的理想材料。 【备注】无5B【解析】实验中,刚加入的斐林试剂中 应生成 H)2 ,呈浅蓝色,随后,还原糖与 H)2 反应生成砖红色的 淀,随着 逐渐积累,颜色就由棕色(蓝色和砖红色 7、的混合色)变成砖红色。 【备注】无6B【解析】斐林试剂必须现用现配,检测还原糖时应将等量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加入。 【备注】无7B【解析】黏附在纱布上的黏稠物质是蛋白质,洗出的白浆是淀粉,因此检测试剂分别是双缩脲试剂和碘液。 【备注】无8(1)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2)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3)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水,占 85%90% 构成细胞的有机物都含有C、H、O 三种元素【解析】(1)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地壳中都存在,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2)同一种元素在细胞和地壳中含量不同,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3)由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含量表可知,水含量 8、最多,水是由 H、O 两种元素组成的,细胞的蛋白质、脂质、糖类和核酸中都含有 C、H、O 三种元素,所以细胞中的 C、H、O 三种元素含量最多。 【备注】无9(3)等量的蛋清稀释液 A 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B 试管不作处理 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先滴加双缩脲 A 液 1 滴加双缩脲 B 液 4 滴(4)A、B 试管中溶液都变成紫色 A 试管中无紫色生成,B 试管中呈现紫色【解析】本实验目的是探究蛋白质在加热变性后肽键有没有断裂,结合实验原理应设置对照实验,一组在酒精灯上加热,另一组不作处理作为对照。 然后用汉缩脲试剂进行检测,如果加热的试管内溶液变紫色,说明蛋白质在加热变性后肽键没有断裂;如果加热的试管 9、内溶液不变紫色,说明蛋白质在加热变性后肽键断裂。 【备注】无【能力提升】1C【解析】解: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可根据含量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中C、H、0、N、P、元素是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C、H、0、N 被称为基本元素,C 是最基本的元素。 4 为大量元素,3 为主要元素,2 为基本元素,1 为最基本元素,故 C 正确。 故选:C。 【备注】本题考查元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 本题考查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B【解析】通过加入 验师是用双缩脲试剂检验该人尿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 10、。 【备注】无3实验原理: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实验步骤:(2)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各 2)2 合均匀的斐林试剂剩下的 2林试剂(4)预计实验结果:1 号和 2 号试管中仅有 1 支试管内产生砖红色沉淀,另一支无此变化结果分析:产生砖红色沉淀的试管所对应的尿样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样,另一瓶为健康者的尿样。 证明了糖尿病患者的尿样中存在还原糖【解析】(1)实验原理是有机物与特定的试剂会出现特定的颜色反应。 (2)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充分混合,这是斐林试剂的使用特点,且需要现用现配。 (3)将鉴定试剂斐林试剂与被鉴定的物质进行充分混合。 由于本实验是一个验证性的实验,所以实验结果和结论应该与实验目的保持一致。 【 备注】无。(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课后练习(含答案)
相关推荐
暴雨,大于 140 毫米是特大暴雨。 师:在 24 小时的时间范围内,不同的等级又有不同的标准。 那你们知道气象台的叔叔阿姨是使用什么仪器收集雨水得到具体数据,从而来判断降雨等级的吗。 生答。 师:对,他们有一种专门测量降水量的仪器 —— 雨量器。 (板书:雨量器) 学习新课: 活动一:观察雨量器,了解雨量器的组成和特点。 大家见过雨量器吗。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雨量器图片) 师
,我们称为 降水量。 我国劳动入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一种专门测量降雨 量的仪器叫 雨量器。 在前边的材料桌上的就是雨量器,每个小组的组长来取一个。 小组同学一起来观察、研究:它是什么样的 ?怎样正确地使用它 ? (让学生了解雨量器是我国人民发明的,增强 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 ,并分组观察、研究。 :通过刚才的观察、讨论、你们小组发现雨量器是什么样的 (它有什么特点 ) 你怎样正确使用它
己的雨量器。 板书:我的雨量器 (二)学生讨论并制定计划 幻灯片分组讨论: 使用 什么材料制作。 如:可乐瓶 使用什么工具。 如:要比较精确地画出刻度,要用直尺;如果利用瓶颈做雨水积聚口时,要用切割工具。 师:现在小组可以讨论一下,看看谁最有办法。 好了,看来大家都已经胸有成竹了。 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的设计方案。 (三)、制作雨量器 ( 1)提出合作要求,小组合作制作。 师
污染危害性的资料。 搜集国家、政府在防治大气污染方面所做的工作。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说起空气,我们一点儿也不陌生,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更是离不开它。 大家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事情离不了空气的帮助。 你喜欢什么样的空气。 二、汇报调查 空气是我们的好朋友。 可是,如果它被污染了, 也会生病,变得不再清新。 各小组在课前调查中发现了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
2、甲所示的核苷酸的名称是_。 该核苷酸是构成哪一种核酸的原料。 _。 (2)图乙为一条核苷酸 长链的片 段。 图中所示 1、2、3 的名称分别是_、_、_。 4、5 的名称分别是_、_。 与另一种核酸相比较,此结构中特有的碱基中文名称是_。 通常由_条图示的核苷酸长链构成 1 个 子,真核细胞中其主要分布在_中。 【能力提升】1由 子蕴藏的信息所支配合成的 完全水解后,萄糖、碱基 苷酸、基
﹣ 12℃读作:(零下十二摄氏度)。 二十六摄氏度写作 :( 26℃) 2 温度计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由玻璃泡,刻度,玻璃管组成。 2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温度计时应注意什么。 ):( 1)用手拿着温度计的上部。 (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 ( 3)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