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1单元 专题七 NaOH变质的探究课件 新人教版内容摘要:
1、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氮肥的简易鉴别 专题七 1为了检验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 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 A 放入水中 , 看是否全部溶解 B 滴加稀盐酸 , 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C 滴加酚酞 , 看是否变色 D 用手接触 , 看是否有滑腻感 B 2 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 , 其中合理的是 ( ) 序号 实验 目的 实验过 程 证 明 变质 取少量溶液 , 滴加 盐 酸 ,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灰水 确定成 分 取少量溶液 , 加入石灰水 , 过滤 , 向 滤 液中滴加酚 酞 溶液 测 定 纯度 取一定量溶液 , 加入 盐 酸 , 用 氢 氧化 钠 固体吸收气 2、体 , 称重 除去 杂质 取溶液 , 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 应 , 过滤 A. B C D D 3 (2015益阳 )某同学发现 , 上个月做实验用的 于该溶液是否变质 , 同学们开始实验探究。 【 猜想假设 】 猜想 (1):该溶液没有变质 , 为 猜想 (2):该溶液全部变质 , 为 猜想 (3):该溶液部分变质 , 为 【 查阅资料 】 【 设计方案 】 请你完善下表几组同学探讨的设计方案 【 探究实验 】 综合各小组的方案后 , 动手实验。 【 结论与反思 】 所以要密封保存。 【 拓展延伸 】 同学们设计了下列两套装置进行实验: 用胶头滴管吸取某种液体 , 锥形瓶中充入一种气体或放 3、入一种固体物质, 挤压胶头胶管。 一段时间后 , 两装置中气球明显胀大。 (1)甲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 2= (2)若乙装置中胶头滴管吸取的是稀盐酸 , 则锥形瓶中放入的固体可能是。 探究性学习课题:探究实验室久置的 研究方案:先称取 13.3 杂质为 配成溶液 , 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 稀盐酸 , 根据生成的 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 解决问题: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 写下表: (计 算 结 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 量 /g 质 量 /g 质 程度 (用 质 量分数表示 ) 继续探究:计算实验过程中与 解:设生成 2.2 g x。 2=2 106 44 x 2.2 g 4、106 44 x 2.2 g x 5.3 g 设生成 5.3 g y。 2=0 106 y 5.3 g 80 106 y 5.3 g y 4.0 g 则变质 N 质量分数为 g g 4.0 g 10 0 % 33 . 3 %。 样品中含 N 质量为 13.3 g g 8.0 g。 设中和 8.0 g 盐酸的质量为 z。 = = 40 8 0 g z 14. 6 % 40 36. 5 g ( z 14. 6% ) z 50 g 发现问题:根据 “ 与 H 反应消耗的盐酸的质量 ” , 对照图像 , 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答: N 完全中和后 , 继续滴加盐酸 , 为什么没有立即产生 5 实验 5、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 , 某同学想了解其变质情况 , 设计了实验 , 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 , 滴加适量稀盐酸 , 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 , 变质的原因是 2=2=2 实验二: 取 16. 0 g 干燥的样品 溶于水配成溶液加入过量的 过滤、洗涤干燥、称量10.0 g 白色固体 通过实验二 , 能进一步推算出氢氧化钠变质的程度。 请计算实验二中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 ( 化学方程式: C aC =C a 2N aC l) 结论: 16. 0g 干燥的样品中已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是 _ _g。 ( 写出解 题过 程 ) 解:设参加反应的碳 酸钠的质 6、量为 x C =C 2N aC l 106 100 x 10. 0 g 106100 10. 6 g 答: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 g。 设变质的 N 质量为 m。 2 100 m 10. 0 g 80100 g 6 化学兴趣小组对实验室久置的一瓶 H)2是否已变质进行了探究。 (1)猜想: (2)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下表是对猜想 实验 步 骤 实验现 象 实验结论 取 样 , 加适量水 , 搅 拌 ,过滤 取少量 滤 液于 试 管中, 滴入酚 酞 溶液 取少量 滤 渣于 试 管中, 加入 盐 酸 滤 液不 变 色 有气泡 产 生 氢 氧化 钙 全部 变 成碳酸 钙 请你另选择一种猜想参与探究 , 完成下表。 实验 步 骤 实验现 象 实验结论 取 样 , 加适量水 ,搅 拌 , 过滤 取少量 滤 液于 试管中 , 滴入酚 酞 溶液 取少量 滤 渣于 试管中 , 加入 盐 酸 (3)原理与用途: 氢氧化钙俗称 , 农业上一般采用氢氧化钙改良 酸 (填 “ 酸 ” 或 “ 碱 ” )性土壤。 氢氧化钙变质是由于与空气中的 发生反应的缘故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因此氢氧化钙应 保存。 滤 液 变为红 色 有气泡 产 生 (或 无气泡 产生 ) 氢 氧化 钙 部分 变质为 碳酸 钙 (或 氢氧化 钙 没有 变质 ) 熟石灰 (或消石灰 ) H)2= 封。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1单元 专题七 NaOH变质的探究课件 新人教版
相关推荐
1、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单元复习训练 合成材料与环境 1 下列各组物质中 , 富含蛋白质的是 ( ) A 鸡蛋、牛奶 B香蕉、桃子 C 米饭、土豆 D牛油、奶油 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蛋白质的成分中一定含有氮元素和氧元素 B 人体肌肉、毛发、酶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C 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缓慢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D 氨基酸可被人吸收 , 但不能再合成蛋白质 A D 3
1、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氮肥的简易鉴别 专题六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与实质 1 ( 2015 广州 ) 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 2= =点燃2B H = = C 3F e 2= =点燃 =C 2 对于化学反应 X =2Y 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 Y 中一定含有钠元素 C X 一定是熟石灰 D X 中阴离子化合价是 1 价 B C 3
学生情况分析 初中阶段是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 他们思维活跃,对自然界充满着好奇。 同时,青春期中的青少年又处于半幼稚、半成 熟的时期,他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有了一定的思考,但往往存在着偏差。 现在多是独生子女,容易形成以我为中心的思想,缺少对周围生命的关爱意识,有的学生用摧残其他 生命特别是身边的花草树木等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有的学生以伤害其他生命为乐趣。 希望通过本
教师鼓励激发情感 教师:环 保是人人都关注的话题,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 作为青少年一代的学生,希望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与探讨,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能够为 环保事业做些什么。 二、教学 环 节一:“ 要经济还是要环保”辩论会 ,一组为经济组,一组为环保组 ] 21 页的关于林一家的阅读资料。 的论点准备有关资料。 在课堂上就“要经济还是要环保”的问题展开辩论。
56 个民族都是兄弟姐妹 ( 1)中华民族是由汉族、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回族、壮族、纳西族和高山族等56 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除汉族外还有 55个少数民族。 注意看注意不要把 55 和 56搞混了。 ( 2)我国目前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5 个省级自治区域。 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 56 个民族生活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各民族和谐相处
1、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 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被称为人类营养素的物质有那些。 蛋白质, 糖类, 油脂, 维生素, 无机盐, 水。 一:蛋白质 分布: 动物 体内 ( 肌肉 , 毛发 , 蹄角等 ); 植物体内 ( 种子 ) 多种氨基酸( 如丙氨酸、甘氨酸等 ) 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 组成 : 功能: 1:构成人体细胞,促进生长发育,更新和 修补人体组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