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上材料在水中的沉浮word说课教案内容摘要:
媒体画面,结合教师的解说,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学生如果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学习的 欲望,并积极 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为参与后面的学习活动作了一定的铺垫。 (二)实验探究,认识新知 本部分是本节科学课的重点,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认识材料 本环节一开始先让学生认识实验桌上的实验材料,由于 实心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制成它们的材料有关,而与它们的大小和形状无关,所以实验材料的选择主要应满足实心这一条件。 相信学生会说出这些材料制成的物品的名字。 接着组织小组讨论,让他们把这些材料进行一定的分类,小组讨论可以使学生增强与人合作的意识 、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 第二个环节:预测各个 物品 的沉浮 这个环节一开始便要 求学生对这些 物品 进行预测:如果把这些材料放在水中,你能预测一下哪些是浮的。 哪些是沉的。 把预测的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上,沉的用“↓”,浮的用“↑”。 预测不但检验 了学生们的已有经验,还可以使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做接下来的实验。 接着 让学生对 小组的预测进行汇报, 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之后我 提出“你们的猜测对吗。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他们的猜测。 ”这个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要得出一个正确的科学结论经过实验验证是唯一的办法。 基于三年级的学生对正确判断什么是沉什么是浮还有困难,我先利用学生说、演示判断物体在水中沉浮的 方法并讨论 得出沉浮标准,即物体不碰到容器底部是浮,碰到容器底部是沉。教科版科学三上材料在水中的沉浮word说课教案
相关推荐
测结果。 如果各小组成员出现了不同预测结果可以在记录单的预测结果侧标注“。 ”。 (学生活动) 汇报交流:请各组组长派代表汇报结果并说明理由。 分组实验要求: ①实验要求:只有规范严格的实验活动,才能得出准确的科学结论。 ② 温馨提示: a、请组长合理分工,让组员明确自己的任务,然后组织探究; b、请操作员每次拿一件物品,轻轻地将物品放入水中,等大家仔细观察出现的现象后再拿出来,允许多次操 作
1、第九单元 溶 液 课题 2 溶解度 第 1课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 饱和溶液是 ( ) A 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 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B 很浓的溶液 C 不是稀溶液 , 也不是浓溶液 D 在一定温度下 , 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 不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2 在某温度下 , 将 10 b 所得硫酸铜溶液的质量是 ( ) A (10 b)g B 大于 (10 b)g C 小于 (10
1、第九单元 溶 液 溶质的质量分数 单元复习训练 1 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 ) A 向石灰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形成的混合物 B 向食盐水中放入蔗糖溶解后的混合物 C 向水中倒入花生油后形成的混合物 D 向水中放入冰块溶解后形成的液体 2 下列溶液中 , 溶质是液体的是 ( ) A 医用酒精溶液 B 蔗糖溶液 C 输液用的葡萄糖溶液 D 碘酒 B A 3 (2015重 庆
1、第九单元 溶 液 溶质的质量分数 专题二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 1 下列方法能使硝酸钾的溶解度发生改变的是 ( ) A 升高温度 B增加溶质 C 增加溶剂 D增大压强 2 为了测定在一定温度时某物质的溶解度 , 待测液必须是该温度下该物质的 ( ) A 浓溶液 B稀溶液 C 不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 A D 3 20 时 , 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31.6 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20
1、第九单元 溶 液 溶质的质量分数 实验活动 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 1 下图是利用 体配制生理盐 水的主要操作 , 其中错误的是 ( ) 2 实验室配制 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6% 的 液的操作步骤有: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该实验过程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 D C 3 (2015苏 州 )实验室配制 50 5%的氯化钠溶液。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1、第九单元 溶 液 溶解度 第 2课时 溶解度 1 20 时 , 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 g。 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 A 20 时 , 100 6 g B 20 时 , 100 6 g C 20 时 , 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 100 36 D 20 时 , 将 36 00 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2 在 20 时 , 将 3 0 由此可知 , 该物质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