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测量力的大小教后反思内容摘要:
)、弹簧(用伸缩来表示力的大小) 5.认识单位、测量范围(最大、最小量程) 师 :刻度板上都标着什么呢。 生 5:上面有“牛顿” (板书:牛顿 N) 师:“牛顿”是力的单位,为了纪念英国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国际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英文字母“ N”表示。 师:同学们,指针的右面还有什么呢。 生:还有“克力”。 “ GF” (板书:克力 Gf) 师:它是我们生活中常用来表示重力的单位。 那么 “ 牛顿”和“克力”两者之间都有什么关系呢。 生: 1 牛等于 100 克力。 师:刻度板上一大格表示多少牛。 师:你再看一看这个刻度板的一小格代表多少牛。 合多少克力。 小格代表 0。 1 牛,也是 10 克力。 ( 师:真是这样吗,其实 100 克力是 0。 98 牛,相当于 1 牛,小学里为了方便计算和测量就把 100 克力看作是 1 牛了。 生:老师,你看这个刻度板上,两边的刻度都是不一样长的,你看牛的这边少一些,克力的这边多一些。 师:观察的真仔细 ) 生:我发现了刻度板上还标着“ 500 克力” (师:刻度板的下面还标着 5N,这表示什么呢。 ) 师:这表示什么呢。 生:所测量的物体不能超过这个 500 克力,超过的话就会损坏测力计。 师:那么我们测量的物体都必须要控制在 5 牛(以内)。 师:同学们都说的很好,我们再来总结一下结构。 出于PPT,让一名学生复述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从自由感知弹簧测力计的外部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从感性的层面全面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外部构造。 ) 6.师:刚才咱们认识了弹簧测力计,现在就来做一个热身练习吧 认读练习( PPT 出示测力计,请学生读数) (三)使用弹簧测力计 1)感受力、估计力 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弹簧测力计的外部结构和测力原理,也学会了读数。 接下来,我们 先来感受一下 ,1牛顿的力、 3 牛顿的力、 5 牛顿的力分别有多大。 生两人一小组, 体验一下 1 牛、 3 牛、 5 牛的力 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生:拉一牛的时候比较轻松,拉 3 牛的时候有点费。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测量力的大小教后反思
相关推荐
小棒不够长,我们就把两根绑在一起,当一根用。 生:我们是在对角线和中点上加了四根小棒,它更牢固了。 师:刚才同学们真会想办法,加小棒就是加的斜杠,那这个斜杠起了什么作用呢。 下面请同学们看屏幕: 课件播放斜杆 “ 推和拉 ” 的作用的慢动作 ,观察加了斜杠后的 长方形在结构上有什么变化。 师:回顾在我们身边看到的一些 大型框架结构 一般是什么形状的。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师生共同得到结论:
1、 积极维护人身权 积极维护人身权 首 页 础知识 点难点 堂练习 情境导入 课程目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 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司法解释指出 , 消费者主张食品价款 10 倍赔偿金不以人身权益遭受损害为前提。 公民的人身权益有哪些 ? 1 . 理解人身权的意义和种类 , 各种人身权的内容与法律保护。 2 . 引述人身权、财产权的有关法规及其具体表现。 3 .
1、题三 信守合同与违约 走近合同 走近合同 首 页 础知识 点难点 堂练习 情境导入 课程目标 新版旅游合同针对购物、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违约等行为做出了明确界定和具体操作办法。 旅游合同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 1 . 了解什么是合同 , 合同的种类 , 书面合同的意义。 2 . 了解合同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各个步骤的法律效力。 3 . 评述书面合同在当前人们生活中的意义。 4 . 结合合
1、 夫妻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 夫妻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 首 页 础知识 点难点 堂练习 情境导入 课程目标 联名账户业务现在因为受到一些情侣、夫妻的青睐 , 声名鹊起。 情侣或者夫妻 双方中的任一方都可以查询联名账户里的钱 , 也可以向该账户中存钱 , 但是不能动用。 联名账户到底是让财务更透明了 , 还是会伤及双方感情 ? 1 . 理解 “ 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 是夫妻关系的核心。 2 .
大张的白纸在活动时发了下去才没有影响实验的进行。 可能是间隔了一个长假学生淡忘了要求,带手电的人数并不多,课上面对很多学生没实验可看的现实我在教室前的白墙上演示了三个活动过程。 作为遮挡物的材料其实是很灵活的,课前准备 时我也作了灵活要求,实在找不到木块找小纸盒或者利用书包里的文具盒、字典都可以。 后来我在班上演示的遮挡物更轻巧了,是每天写写划划的碳素笔,演示时把碳素笔捏着笔帽垂直抵在白墙上
引导过来,以至 于教师还得再引导,但最终也没有很好地引导出来,只能是自己说出。 因为这里没有及时的引导过来,所以浪费了不少时间,难点也因此没有很好地突破。 二、整节课显得不够紧凑些。 主要的问题出在引导学生观察干燥的土壤这一环节。 虽然这个环节是本课重点中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