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内容摘要:

1、成才之路 历史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教版 必修 2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三单元 单元总结 第三单元 合的概念 知 识 图 解 专 题 归 纳 知 识 图 解 专 题 归 纳 一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 1 变化 (1)外国资本主义侵入。 列强通过两次鸦片战争 , 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 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 他们凭借取得的政治 、 经济特权 , 向中国倾销商品 、 掠夺原料。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 , 刺激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 使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2)中国的 2、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鸦片战争后 , 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 , 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趋于解体。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 ,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3)近代工业产生。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 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发端。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兴起 , 进一步瓦解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和无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2 相互关系 (1)自然经济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 阻碍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 , 其他经济形式的发展都在瓦解着自然经济。 3、 (2)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既相互勾结 、 依赖 , 又相互矛盾。 (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自然经济 、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夹缝中生存 , 既具有革命性 , 又具有依赖性和妥协性。 3 发展趋势: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压制和排挤下 , 日益萎缩。 二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原因 特征 时间 原因 产生 19世纪六 七十年代 (1)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2)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诱导 (3)商人、买办、官僚的投资 初步 发展 甲午战后 (1)列强资本输出,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2)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设立商部,奖励工商 (3)社会 4、上掀起实业救国的热潮 短暂 春天 一战期间 (1)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民国政府推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3)人民群众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特征 时间 原因 发展 受挫 一战后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 (1)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2)封建军阀混战,缺少稳定的政治环境 显著 发展 1927年到1936年 南京国民政府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开展 “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日益 萎缩 抗战期间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官僚资本的膨胀 陷入 绝境 抗战胜利至 新中国成立 官僚资本的垄断、压制;美货的倾销;政府通货膨胀、苛捐杂税等的打击 重获 新生 新中国成立后 政府合理调整工商业, 5、过渡时期通过赎买的方式,实行公私合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理性思考: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说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虽然遭受到各种压迫 , 但毕竟在夹缝中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 逐渐发展起来了;这种新的经济成分 , 对中国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学习中应认识到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 中国的近代化发展到了新阶段;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 , 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民族工业的发展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国家统一 、 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前提。 经济决定政治 ,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促使民族资产阶级的力 6、量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 从而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三 、 近代中国与西方近代化起步的差异 西方近代化 中国近代化 发 展 进 程 (1)西方近代化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和新航路的开辟开始发展,虽然有来自封建势力的阻碍,但政府的重商主义政策还是推动了西方近代化的进程 (2)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工业革命的开展加快了西方近代化的进程 (1)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没有独立成长为资本主义经济 (2)鸦片战争后的近代化进程受制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进程曲折缓慢 西方近代化 中国近代化 领导 力量 资产阶级一直扮演着主角,开始是商业资本家,后来是工业资本家、垄断资本家推动近代化 开始由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在其过程中作用甚大,民族资产阶级没有真正掌握领导权 资金 来源 来源于资本的原始积累 洋务企业多靠政府投资,民族资本主义在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下,资金严重不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