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综合交通枢纽至省道连接线工程防治区路基边坡绿化撒播植草填高三维植被网植草填高护坡内容摘要:

11 省道连接线工程主线起点接西塞山路,起点桩号K0+000,路线基本平行杭宁城际铁路向南,下穿规划中的申嘉湖高速公路西延段,终点接 11 省道,终点桩号 K7+,路线全长约。 红丰西路连接线东与中心城区红丰西路相接,下穿 杭宁高速公路,与本项目主线交叉桩号 K1+, 终点桩号 L1K1+,连接线长。 二环南路连接线东与中心城区二环南路相接,下穿杭宁高速公路,与本项目主线交叉桩号 K2+,连接线长。 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表见 表 21。 主要经济指标 ( 1)工程投资估算 本工程总投资估算约为 亿元。 其中征地和拆迁费用为 万元。 ( 2)资金筹措 建设资金主要由政府财政拨款解决,并考虑部分银行贷款。 表 21 主要技术标准汇总表 项 目 单位 主线 连接线 公 路 等 级 一级 二级 地形类别 平原 平原 设计速度 km/h 80 60 湖州市综合交通枢纽至 11 省道接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浙江大学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室 — 8 — 停车视距 m 110 75 圆曲线 最小半径 一般值 m 400 200 极限值 m 250 125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m 2500 1500 凸形竖曲线 最小半径 一般值 m 4500 2020 极限值 m 3000 1400 凹形竖曲线 最小半径 一般值 m 3000 1500 极限值 m 2020 1000 竖曲线最小长度 m 70 50 最大纵坡 % 5 6 最小坡长 m 200 150 路基宽度 m 12 行车道宽度 m 23 2 路拱横坡 % 2 2 桥涵设计车辆荷载 公路 I级 公路 Ⅱ 级 桥梁设计洪水频率 大中桥 1/100 1/100 小桥、涵洞 1/100 1/50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1/100 1/50 路面结构类型 沥青砼 沥青砼 注:两条连接线技术指标相同。 主要工程量 本项目主线总里程约 km,共有大桥 3座,共长 m,中桥 6 座,共长 m,涵洞 23道,隧道 1座 600m,沥青砼路面工程 km2,路基防护 7468 m3,排水工程 km。 全线建设用地总规模 ha,其中耕地 ha,园地 ha,非耕地 ha,鱼塘 ha,安置用地 ,河流 ha,全线路基土石方 万 m3。 红丰西路连接线总里程约 km,共有大桥 1座 m,涵洞 3道,沥青砼路面工程 km2,路基防护 1926m3,排水工程。 全线建设用地总规模 ha,其中耕地 ha,园地 ha,非耕地 ha,鱼塘 ha,安置用地 ha,河流 ha,全线路基土石方 万 m3。 二环南路连接线总里程约 km,全线共有大桥 1 座 m,中桥 3 座 m,涵 洞 3 道,沥青砼路面工程 ,路基防护 1340m3,排水工程 km。 全线建设用地总规模 ha,其中耕地 ha,园地 ha,非耕地湖州市综合交通枢纽至 11 省道接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浙江大学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室 — 9 — ha,鱼塘 ha,安置用地 ha,河流 ha,全线路基土石方 万m3。 全线主要工程量详见 表 22。 表 22 主要工程数 量汇总表 项目名称 单 位 主线 红丰西路连 接线 二环南路连接 线 路线长度 km 路基土石方 挖方 km3 填方 km3 防护工程 km3 路面工程 km2 排水工程 m 10369 1924 2116 桥 梁 m/座 涵 洞 道 23 3 3 隧 道 m/座 600/1 / / 平面交叉 处 13 3 2 占用土地 ha 迁移电力电讯杆/220KV/110KV 根 134 18 33 沿线安全设施 km 交通流量预测 交通量预测结果见 表 23。 表 23 各特征年份预测车辆 年份 路段 车型 高峰小时 (辆 /h) 昼间平均 (辆 /h) 夜间平均 (辆 /h) 日平均 (辆 /h) 近期 2020 主线 小 752 376 188 313 中 210 105 53 88 大 144 72 36 60 连接线 小 347 173 87 144 中 97 48 24 40 大 66 33 17 28 中期 2020 主线 小 1034 517 259 431 中 289 145 72 120 大 198 99 49 82 连接线 小 477 238 119 199 中 133 67 33 56 大 91 46 23 38 远期 2030 主线 小 1873 936 468 780 中 523 262 131 218 湖州市综合交通枢纽至 11 省道接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浙江大学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室 — 10 — 年份 路段 车型 高峰小时 (辆 /h) 昼间平均 (辆 /h) 夜间平均 (辆 /h) 日平均 (辆 /h) 大 358 179 89 149 连接线 小 863 432 216 360 中 241 121 60 101 大 165 83 41 69 注:主线按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中合计交通流量计算,红丰西路延伸线和二环南路延伸线交通量按开发区交通流量的 80%计算。 湖州市 综合交通枢纽至 11 省道接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浙江大学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室 — 11 — 施工时序 公路工程施工,必是桥涵工 程先行,再路基工程、软基处理、路面工程施工。 路基工程施工前剥离表土,路基工程施工后,接着进行防护及排水工程施工,路面工程在路基工程完工后施工,接着是绿化工程和后期收尾工作。 工程建设工期为 24个月,计划 2020年 1月开工, 2020年 12月完工。 工程计划进度安排如下: ( 1)施工准备期: 2020 年 1 月~ 2020 年 2 月; ( 2)桥涵工程: 2020 年 3 月~ 2020 年 7 月; ( 3)隧道工程: 2020 年 3 月~ 2020 年 7 月; ( 4)路基工程: 2020 年 3 月~ 2020 年 5 月; ( 5)软 基处理: 2020 年 3 月~ 2020 年 12 月; ( 6)路面工程: 2020 年 1 月~ 2020 年 9 月; ( 7)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 2020 年 7 月~ 2020 年 9 月; ( 8)绿化工程: 2020 年 9 月~ 2020 年 11 月; ( 9)其它工程: 2020 年 11 月~ 2020 年 12 月。 湖州市 综合交通枢纽至 11 省道接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浙江大学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室 — 12 — 3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生态环境 工程沿线主要分布有红壤、潮土和水稻土。 其中红壤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和河谷平原;潮土主要分布在林地和园地;水稻土主要分布于耕地。 根据现场调查,用地范围内现状以农田、水塘等为主,道路 沿线评价范围内河港纵横,鱼塘密布,主要养殖鱼种有草鱼、青鱼、鲤鱼、鲢鱼等,周围气候条件适宜,地形地貌多样,有利于多种生物繁衍、栖息,生物资源较为丰富。 评价区域内无市政基础设施,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该区域将完全变成以人工绿化植被为主的城市生态系统。 环境空气 为了解项目沿线环境空气质量,本环评在收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委托湖州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对陆家兜、石泉桥和福山村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补充监测,监测项目为 SO NO PM10和 CO。 本次监测的三个点中, SO NO2和 CO的浓度均能达标,陆家兜、石泉 桥测点 PM10各有两天超标,福山村有一天超标,据现场调查,测点附近以农田和居民为主,无大型施工项目,也无大型工矿企业,超标可能是由于冬季农田地表裸露,风力扬尘所致。 声环境 根据本公路沿线敏感点分布的特点,选择较大村庄等代表性敏感点,并兼顾沿线分布均匀性,共布设了 10个噪声现状监测点。 10和 12点夜间出现超标情况外,其余监测点声环境质量现状均能达标,四个超标点的超标主要是由于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所致,超标量分别为(A)、 dB(A)、 dB(A)和 ( A)。 说明交通噪声对沿路近距离声环境影响较大。 水环境 本工程沿线涉及的主要河流有七里亭港、妙湖港、王家漾和大漾等,为了解这些河流的水质现状,我室委托湖州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对水质现状进行监测。 湖州市 综合交通枢纽至 11 省道接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浙江大学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室 — 13 — 监测项目: pH、 DO、 CODMn、 CODCr、 NH3N、 TP、 BOD石油类、总氮。 监测时间: 2020年 1月 11日。 采样及分析方法。 按国家环保局编制的《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评价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20)》中的 III类标准。 各监测断面 CODCr均出现超标情况,比标 值在 ~,七里亭港上游、王家漾上游和妙湖港上游 TN出现超标情况,比标值在 ~, CODMn仅在王家漾下游出现略微超标情况,比标值为。 根据现场勘查,项目沿线以农业生产为主,基本无工矿企业,七里亭港和妙湖港均属航道,有船只通航,同时结合监测结果判断,本流域内河道污染可能主要源于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污染以及航运过程产生的污染。 景观环境 公路景观包括公路本身形成的景观 (即内部景观 ),也包括沿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即外部景观 )。 现状评价主要调查评价公路的外部景观。 湖州市综合交通枢纽至 11省道接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浙江大学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室 — 14 — 4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工程占地的影响 本项目主线全长约 ,建设用地总规模 ha,其中耕地 ha, 湖州市农用地面积 178。 ,本工程所需农用地合计 ,即 km178。 占全区农用地的 %。 耕地面积的减少会造成农业种植的经济损失,因比例不不大,工程占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限。 根据国家、省有关土地、基本农田保护的法律和法规,工程占地须办理报批手续。 确实需要占用基本农田的,占用单位应当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负责开垦与所占基本农 田的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做到占补平衡。 拆迁安置对农民生活的影响 根据公众调查资料,工程沿线大部分民众对工程建设表示支持,愿意配合做好拆迁安置工作,希望就近迁移安置,可以在当地进行消化,对于工程征地拆迁造成的经济损失,建设单位既要从顾全大局的原则又要兼顾群众的切身利益,应根据国家、省、市以及湖州市对拆迁人口的安置政策、经济补偿政策和其它辅助处理的方式给予一定的补偿,尽量使群众少受损失,并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工程完工后,新的产业将兴起,商品流动活跃,增加就业机会,农民虽失去了部分土地,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增 加就业,生活可得到逐步的改善和提高。 对公用基础设施的影响 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将对一部分电力电讯等公用基础设施进行迁移。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必须事先与电力、电信、广播等相关部门进行协商,商定具体迁移的办法和时间,待修建替代设施后,方可拆除原有的电力、通信设施。 道路建设对居民出行的影响 以满足当地居民通行需求。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以摩托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代步,根据现场踏勘和设计图纸分析,本工程的平面交叉设置基本合理,因此项目建设对城镇区交往阻隔影响不大,对沿线两侧居民出行造成的阻隔影响较小,还可能有 所降低原交通不便带来的区域交往阻隔。 湖州市综合交通枢纽至 11省道接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浙江大学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室 — 15 — 对沿线规划园区的影响 本项目沿线经过规划康山环保新能源产业园,项目的选线方案与《康山环保新能源产业园》规划道路一致,因此,与沿线工业园区规划是协调的。 对沿线旅游资源、人文景观的影响 本项目北接湖州市交通枢纽片区,两条连接线与主城区相连,南接湖州市南郊风景名胜区,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南郊风景名胜区与湖州主城区及北部交通枢纽之间的联系,对湖州的旅游产业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生态环境 施工期 本公路的修建产生人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为淤泥开挖、路堤填筑、桥梁基础开挖扰动地表 、破坏植被,致使表土层抗蚀能力减弱,加剧水土流失。 施工期是工程建设可能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时段,施工期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为淤泥干化场、钻渣泥浆、路堤边坡等。 因此,在方案设计中,将重点针对施工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