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四 5.3《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ppt课件(4)内容摘要:

1、第 3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课标要求: 简述列宁 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 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 贡献。 一、年轻的反叛者(列宁早期的革命活动) 1、童年良好的家庭教育 2、中学时代出现革命思想 1)受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影响,产生革命热情; 2)哥哥被绞死,触动列宁,决心推翻沙皇专制,初步形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3、大学时代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参加马克思主义小组,参加发动工人运动。 (资民主革命者 马克思主义者) 思考: 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及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中学时代的列宁 1887年秋进入喀山大学,结识了一批有革命思想的 2、学生。 年仅 21岁就认真钻研 资本论 ,并把 共产党宣言 译为俄文。 沙皇不准读进步书籍,列宁带领学生向反动的学校提出抗议。 二、列宁的伟大贡献 创建布尔什维克党: 1、背景: 1) 19世纪 70年代,俄资本主义发展,工人阶级力量壮大,需要政党领导 2) 19世纪 80年代后,俄马克思主义传播,出现一批马克思主义小组 3) 19世纪末,列宁为建党作了大量准备工作: A、建党的组织准备: 1895年,创立圣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 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雏形; B、建党的理论宣传: 1900年,创办 火星报 第一份全俄马克思主义报纸。 (阶级基础) (思想、组织基础) 二、列宁的伟大贡献 创建布尔 3、什维克党: 1、背景: 2、建党: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1)内容: A、制定党纲( 无产阶级专政 ) B、形成布尔什维克派(多数派政党) 2)意义: A、标志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立 B、列宁主义诞生 帝国主义时代, 马克思主义 与 俄国具体革命实践 相结合的产物。 分道扬镳前的布尔什维克领袖 列宁和孟什维克领袖合影 1、理论指导 1)一战爆发,撰写文章 A、背景:俄参加一战,经济恶化,矛盾激化,反战反沙皇运动不断 B、内容: 指出战争性质是 帝国主义战争 ,提出 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 的策略; 提出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甚至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取胜 等 C、 4、意义: 在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是十月革命的理论指导。 二、列宁的伟大贡献 创建布尔什维克党: 领导十月革命: 图为 20世纪初俄国的一个冶金工厂 革命前,俄国的资本主义虽有一定发展,但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仍处于十分落后的地位。 1、理论指导 1)一战爆发,撰写文章 2)二月革命后,发表 四月提纲 A、背景: 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存 B、内容: 提出由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向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过渡; 提出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的口号。 C、意义: 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俄国实际问题; 为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和建设提供依据 二、列宁的伟大贡献 创建布 5、尔什维克党: 领导十月革命: 1、理论指导 1)一战爆发,撰写文章 2)二月革命后,发表 四月提纲 3)七月流血事件后,发表 国家与革命 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2、实践指导: 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详见必修一 二、列宁的伟大贡献 创建布尔什维克党: 领导十月革命: 攻占反动巢穴 冬宫 “阿芙乐尔 ” 号发出进攻炮声 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工 人 士 兵 向 冬 宫 进 攻 攻占冬宫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十月革命: 1917年 11月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 列宁 列宁宣布苏维埃政府成立 6、革命成功后,列宁在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会议上发表演说,受到暴风雨般的欢呼。 俄国开始了新的时代。 问题探究: 你认为俄国在一年内接连发生两场革命 (1917年的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这两场革命的性质是否相同。 你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参考: 决定因素 :俄国社会矛盾的尖锐 革命性质 : 1917年的 二月革命属资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属社会主义革命 判断依据 :革命任务和革命成果 问题探究: 1917年 11月 6动巢穴冬宫被攻占。 你认为十月革命能够取胜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参考: 俄国 社会矛盾 的极度复杂与尖锐 列宁 四月提纲 给 革命指明了方向 成熟的 布尔什维克党 确 7、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首先夺取大城市 (俄国 革命道路 ) 1、短暂的和平建设 ( 1917 1918) 1)背景: 新生政权面临首要问题 结束战争,恢复经济 2)政策: A、外交:与德、奥议和,退出一战; B、政治: 1918年春,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首都迁到莫斯科 C、经济:工作重心 由军事斗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 恢复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发展文教事业 3)影响: 暂时稳定发展,巩固新生政权 二、列宁的伟大贡献 创建布尔什维克党: 领导十月革命: 巩固新生政权: 1918年苏俄国内战争爆发 1、短暂的和平建设 ( 1917 1918) 2、三年内战时期的非常举措 ( 1918 1 8、920) 1)背景: 一战结束,帝义列强武装干涉;俄国地主、资本家等叛乱 目的:为打退国内外反动势力,维护新政权 2)政策: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评价) B、组建红军 C、唤起民众劳动与爱国热情 3)影响: 1920年,战争取得胜利 巩固政权 二、列宁的伟大贡献 创建布尔什维克党: 领导十月革命: 巩固新生政权: 在红场参加群众大会。 号召大家都去与叛军做斗争 这是伟大的创举。 1920年的星期六义务劳动,他和军事学院的学生们一切打扫克里姆林宫广场。 1、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20) 1)原因: 战争结束后,列宁等领导人认为可以用来建设社会主义 2)特点: 行政命令建设经济 3) 9、影响: 损害农民利益 导致农民极大不满 违背经济规律 导致生产下降,人民生活困苦 它 不是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正确探索。 二、列宁的伟大贡献 创建布尔什维克党: 领导十月革命: 巩固新生政权: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20) 2、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1) 1)原因: 解决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寻找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内容: A、粮食税代替余梁收集制; B、自由贸易,开放市场取代贸易国有化; 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代替企业收归国有 D、按劳分配代替实物配给制等 3)特点:根据国情,利用市场,发展商品经济 4)影响:经济恢复,政权巩固 是 一条向社会主 10、义过渡的 正确途径 二、列宁的伟大贡献 创建布尔什维克党: 领导十月革命: 巩固新生政权: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20) 2、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1) 3、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 1)现代化: 共产主义 = 苏维埃政权 + 全国电气化( 1920) 2)民族关系: 1922年,苏联成立,承认各民族自决权,还撰写文章阐述处理民族问题的一系列重要原则 3)政权政党: 实现国家资本主义,改善国家机关工作作风,反对官僚主义等 4、 1924年,列宁病逝。 二、列宁的伟大贡献 创建布尔什维克党: 领导十月革命: 巩固新生政权: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列宁的贡 11、献: 一个政党 : 一个国家 : 一个主义 : 一大政策 : 缔造俄国共产党 布尔什维克党 领导十月革命,创立社会主义俄国 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列宁主义 实行新经济政策,探索俄国发展道路 三、评价列宁 1、伟大的思想家: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俄国实际,创立列宁主义; 2、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1)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历史新纪元; 2)巩固政权,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毕生努力 3)为世界人民指明新方向 练习检测 1、 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包括 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发展 是苏维埃政权经济政策的倒退 是利用市场和价值规律发展经济的一种尝试 是向社会主义过渡 12、的重要步骤 A B C D 2、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权的革命分别是 A、 1905年革命和二月革命 B、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C、 1905年革命和十月革命 D、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 3、标志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立的会议是 A 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的成立 B 人民委员会 C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六大 D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 4、苏俄新经济政策工业方面的规定直接要达到的目的是 A加强工业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B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C改善工农关系,巩固工农联盟 D借用资本家的资金和经验发展工业 5、普列汉诺夫说 四月提纲 是 “ 梦话 ” ,并称 “ 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 13、能烤制成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 ”。 这表明他 A 正确分析到了当时俄国的国情 B 认为俄国当时尚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 C 为俄国革命实现向第二阶段的过度指明了方向 D 认识到俄国现阶段的任务是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6、列宁说:我们本来打算 “ 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 这一错误产生的根源是 A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 B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的规律 C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 D帝国主义对苏俄的军事干涉和经济封锁所致 7、从十月革命到 20年代,苏联的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中可以得出的基本历史结论是( ) A、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要为工农业恢复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D、要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