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四 4.2《圣雄甘地》ppt课件(3)内容摘要:

1、科摩林角是印度次大陆的最南端,科摩林角的“三色海”举世闻名,深蓝色的印度洋、浅绿色的阿拉伯海、蔚蓝色的孟加拉湾交汇于此,在科摩林角的海岸上,有座纪念馆它外观颜色独特,粉红中 微微透着点金黄,如同日出前一秒钟天边的那一抹霞光,这象征着这位伟人正是在印度共和国黎明时分倒下的。 甘地的身后 仰望甘地 甘地简介:出生于 1869年,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印度国大党的领导人。 他三次领导了 “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以争取民族独立。 为争取祖国独立和人间公正,他一生中曾17次绝食, 18次进监狱, 5次遇刺。 1948年 1月 30日,甘地被极右分子刺杀身亡,时年 79岁。 (补充)甘地主义 :包括 2、哲学思想 :和平 印度教 政治主张 :非暴力革命实现印度的自治或独立 经济思想 :提倡手工纺织 ,抵制西方物质文明 社会思想 :建立平等和谐的社会 身穿土布服装的甘地 在纺车旁阅读的甘地 二、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运动爆发的背景: 19世纪中叶,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一战后反英情绪迅速增长; 1915年,甘地建立非暴力抵抗基地 用服从非暴力、禁欲、民族观念教育青年; 由于英国颁布“罗拉特法案”损害印度人民主权,甘地发动“文明不服从”运动,由于超出非暴力界限被甘地终止; 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直接原因:阿姆利则惨案; 走进甘地 二、甘地“非暴力 3、不合作运动” 1、运动爆发的背景: 2、甘地领导的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范围: 从政府就职、学校教育、法院、服役、选举到抵制英货 结果: 1922年,发生发生暴力事件后,宣布终止运动 特点 : 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的自治独立 问题探究: 甘地为什么终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1)背景: 1929年国大党通过实现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授权甘地领导运动 英国在印度实行 “ 食盐专卖法 ” ( 2)运动: “ 食盐进军 ” 使运动达到高潮 ( 3)结果: 英国允许人民煮盐,甘地停止不合作运动 1930年 3月,印度,在甘地的卡拉迪总部附近举行 4、的声势浩大的示威活动声援甘地。 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提出 “ 英国退出印度 ” 的主张, 第一次 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 第一次 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 1946年 6月 6日,圣雄甘地同后来成为印度第一任总理的 尼赫鲁 在一起。 印度的独立:二战结束后,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 1947年 英国提出 蒙巴顿方案 ,印度分为印、巴两个独立国家。 二、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运动爆发的背景: 2、甘地领导的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3、评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积极性 : 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局限性 : 以非暴力限制人民的革命运 5、动,束缚了人民的手脚,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 三、甘地的人生结局 在为祖国独立解放的同时,晚年还为消除种姓制度、消灭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纷争而斗争, 致力于调解印度各个教派的矛盾 ,主张各派合作。 1948年 1月 30日,甘地被印度教的狂热分子刺杀,时年 79岁。 感悟甘地 洒满花瓣的圣雄遗体在火化前一刻供人瞻仰 缅怀圣雄甘地 印度总统阿卜杜勒 卡拉姆(中)在新德里向圣雄甘地纪念坛敬礼。 人们向圣雄甘地纪念坛抛洒花瓣。 印度总理辛格向圣雄甘地纪念坛抛撒花瓣。 印度国大党主席索尼娅 甘地在圣雄甘地纪念坛前祈祷。 一想起甘地的忍辱负重自我牺牲精神,印度人民就以眼泪和祷告表示崇敬。 我们下代的子孙恐怕很难相信 ,世界上真有过这样一个人。 爱因斯坦 你怎样评价甘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