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6年九年级上册 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2内容摘要:

1、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 1 空 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部。 考:为什么。 普利斯特里( 1733 1804)英国化学家,自学成才的气体化学大师。 舍勒 ( 1742 1786)瑞典化学家,氧气的发现人之一,同时对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都有深入的研究。 拉瓦锡( 1743 1794)法国化学家,他建立了燃烧理论,创立了化学物质分类新体系,开创了化学发展新纪元。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汞 + 氧气 氧化汞加热银白色 红色粉末测定混合气体中某种成分的含量的方法:取一定量的混合气体除去该气体,测剩余气体的体积除去其他气体,测该气体的体积思考 :1 铜 +氧气 氧化铜B 石蜡 +氧气 水 +二氧化碳C 镁 +氧气 氧 2、化镁D 镁 +氮气 氮化镁E 磷 +氧气 五氧化二磷 (白色固体)F 碳(硫) +氧气 二氧化碳(硫)想一下,哪些可以选呢。 理由是加热点燃点燃点燃点燃汞 + 氧气 氧化汞(红色粉末)加热操作方案一 实验 2磷 )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 ?现象:热、产生黄白色火 焰,产生浓厚的白烟(固体小颗粒)。 1)装置的密闭性不好2)红磷的量不足3)瓶内温度没有降到室温后就打开了弹簧夹讨论 1: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 1/5。 实验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5。 讨论 2:为什么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一是减少实验误差,二是防止白烟污染空气。 (如何改进。 )讨论 3:通过此实验你能得出氮气的哪些 3、性质。 氮气不溶于水且不支持燃烧,约占空气体积的 4/5。 方案二 使用钟罩和水槽 (红磷 )现象:钟罩内水面上升约占原体积的 1/5。 方案三 利用铜加热测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操作一百份体积的空气一、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氧气( 1氮气( 78气的组成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稀有气体氮气及其他气体和杂质78%21% )( )( )( )(体积分数)二、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冶炼金属。 呼 吸急救炼钢气焊宇宙航行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无色、无味的气体。 难溶于水。 熔沸点低。 密度: 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途:做保护气、化工原料、液氮可用作冷冻剂等。 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无色 4、、无味、性质很不活泼。 用途:保护气、光源、激光技术氦气可以填充气球空气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包装食品时充入的防腐气体是常用于制造霓虹灯的一类气体总称为。 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稀有气体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如: P、 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如:空气、海水、石油、铝合金物质三、物质的初步分类实验探究 :硫粉和铁粉的混合。 人为的污染源有哪些。 你知道污染空气的物质有那些。 1)工业污染。 2)交通污染。 3)生活污染。 4)农业污染。 主要的空气污染物: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臭氧、可吸入颗粒物等。 四、关注空气质量重点城市某日空气质量日报城 5、市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状况郑州 82 可吸入颗粒物 良海口 32 二氧化氮 优拉萨 37 二氧化硫 优北京 104 可吸入颗粒物 1 轻度污染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状况0 50 优51 100 良101 200 轻度污染201 300 中度污染 300 重度污染重点看三项指标: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和可吸入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指漂浮在空气中粒径小于 10微米的颗粒物( 包括固体,液体颗粒等,能被人体吸入。 注意:质量级别越高,污染越严重。 三大环境问题( 1)酸雨:二氧化硫( 2)温室效应:二氧化碳( 3)臭氧空洞:氟氯烃(氟利昂)课堂小结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 6、冶炼金属等。 氮气的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途:作保护气、化工原料,液氮可用作冷冻剂等。 稀有气体的性质:无色、无味、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用途:保护气、光源、激光技术 ,氦气可以填充气球。 主要的空气污染物: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可吸入颗粒物等。 课堂练习 于纯净物的是 ( )醋 要是由于空气中含有 ( )氧化碳 芳列出了以下几种,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净水 )馏水 5.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油蛋糕 于纯净物的是( )锈钢 7.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其中体积含量最大的气体是( )氧化碳 ) 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D。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