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及典型事故案例分析正文内容摘要:
、资料查询及技术计算、模拟试验等等。 7 (三)、现场勘察 资料搜集 ( 1)物证搜集; ( 2)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 ( 3)受害人和肇事者的有关事实; ( 4)证人材料搜集。 实物拍照 方位拍照;全面拍照;中心拍照;人体拍照。 现场绘图 根据事故的类别和规模以及调查工作的需要应绘制出下列示意图。 事故全貌摄影 事故图 清理事故现场 (四)、分析事故原因,确定事故性质和责任 事故调查的原则应坚持 “ 四不放过 ” 原则。 事故分析时,首先整理和仔细阅读调查材料,按 GB644286 标准附录 A,对受伤部位、受伤性质、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等七项内容进行分析。 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因素等有:违反操作规程及劳动纪律、习惯性违章、图省事、抢时间、侥幸心量支配下的盲目违章、违章指挥及群体违章、对作业现场缺乏观察、按经验作业或盲目蛮干、安全防护意识差,临危应变能力差、责任心不强或疲劳过度,致使判 断或操作失误、操作技术水平低,无证上岗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等等。 二、事故原因分析 对一起事故的原因分析,通常有两个层次,即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直接原因通常是一种或多种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或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间接原因 8 可追踪于管理措施及决策缺陷,或者环境的因素。 分析事故时,应从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间接原因,从而掌握事故的全部原因。 在原因分析时通常要明确以下内容: ① 在事故发生之前存在什么样的 征兆;② 不正常的状态是在哪儿发生的 ;③ 在什么时候首先注意到不正常的状态 ;④ 不正常状态是如何发生的 ;⑤ 事故为什么会发生 ;⑥ 事件发生的可能顺序以及可能的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 ;⑦ 分析可选择的事件发生顺序。 (一)、事故原因分析的基本步骤 整理和阅读调查资料 : 按以下 7 项内容进行分析 : ( 1)受伤部位; ( 2)受伤性质; ( 3)起因物; ( 4)致害物; ( 5)伤害方式; ( 6)不安全状态; ( 7)不安全行为。 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 确定事故的间接原因。 确定事故责任者。 (二)、直接原因分析 属于下列情况者为直接原因 : 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 (三)、间接原因分析 属于 下列情况者为间接原因; 技术和设计上缺陷 —— 工业构件、建筑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 9 程、操作方法、维修检验等的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 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 劳动组织不合理; 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没有安全操作规程; 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其它。 三、事故责任分析 事故责任分析是在事故原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进行责任分析的目的是使责任者吸取教训,改进工作。 事故责任分为: 直接责任者:指其行为与事 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的人员。 主要责任者:指对事故的发生起主要作用的人员。 下列情况负直接责任或主要责任: ( 1)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冒险作业造成事故的; ( 2)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操作规程造成事故的; ( 3)违反劳动纪律、擅自更改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装置和设备造成事故的。 领导责任者:指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 下列情况负有领导责任: ( 1)由于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和操作规程不健全造成事故的; ( 2)未按规定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或未经考试合格上岗造成事故的; ( 3)机械设备 超过检修期或超负荷运行或设备有缺陷不采取措施造成事故的; ( 4)作业环境不安全,未采取措施造成事故的; ( 5)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造成事故的。 10 四、事故责任追究 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是指因安全生产责任者未履行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定责任,根据其行为的性质及后果的严重性,追究其行政、民事或刑事责任的一种制度。 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行为人因违反行政或因行政法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行政责任一般分为职务过错责任和行政过错责任。 前者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 执行公务中因滥用职权或违法失职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后者是指行政管理相对人因违反行政管理法规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犯罪行为而应承受的,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所确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 由于刑事违法的违法性质最为严重,故刑事责任也最为严厉。 在我国,认定和追究刑事责任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审判机关即各级人们法院;承担刑事责任的主体只能是刑事违法者本人。 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 是指行为人违反民事法律、违约或者由于民法规定所应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主要表现为财产责任,是一种救济责任,用于 救济当事人的权利,赔偿或补偿当事人的损失,多数可通过当事人协商解决。 民事责任大体可分为违约民事责任和侵权民事责任两大类。 11 第三 章 典型 事故案例 分析 第一节 高处坠落 事故 (案例一~案例 五 ) 案例一:电梯井内脚手架高处坠落事故 一、事故简介 2020 年 8 月 7 日,上海市 铁路分局某工程 施工现场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 3 人死亡。 二、事故经过 上海铁路分局某工程建筑面积 16950 ㎡,建筑总高度 ,由上海市某建筑公司总承包,上海另一建筑公司分包土建工程。 2020 年 8 月 1 日,由土建分包公司 安排架工班搭设电梯井内的脚手架。 该工程共有 4 部电梯,其中有两单体电梯井和两联体电梯井,至 8 月 6 日完成两单体电梯井脚手架后,开始搭设两联体电梯井内的脚手架。 8 月 7 日, 3 名作业人员已将电梯井内脚手架搭设了 8 层的高度,此时脚手管已用完,于是 3 人便去拆除 10 层高度处的安全平网,打算使用其脚手管继续搭脚手架。 由于拆除安全网之前未进行仔细检查,未发现安全网东侧的固定点已被破坏,当 3 人踏入平网后,安全网即发生倾斜脱落,于是 3 人便从已搭设的电梯井脚手架的空隙间坠落地面,造成了 3 人死亡。 三、事故原因 技术方面 ( 1) 搭设高层建筑电梯井脚手架属危险作业,应预先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中不仅提出脚手架搭设程序和质量要求,还必须考虑搭设脚手架作业人员应彩的安全措施。 一是搭设过程中每人应配挂安全带和应系结牢固的要求;二是至少每隔 10m 应架设安。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及典型事故案例分析正文
相关推荐
1、知识网络 1. 化学能与热能 2 化学能与电能 3 化学反应速率 4 化学平衡 专题突破 专题一 化学能与热能 专题归纳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吸热或放热,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 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学习,建议从两个方面入手: ( 1) 熟记常见的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各有哪些类型; ( 2 ) 掌握键能与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1
不得小于 50mm,颈部高度不应当超过 50mm; (5)炉墙上椭圆形人孔一般应当不小于 400 450mm,圆形人孔直径一般应当不小于 450mm,矩形门孔一般应当不小于 300 400mm。 注 31:若由于结构原因颈部或者孔圈高度超过本规程 规定,孔的尺寸应当适当放大 锅炉钢结构 基本要求 支承式和悬吊式锅炉钢结构的设计应当符合 GB/T 22395《锅炉钢结构设计规范 》的要求 平台
198. 夏热冬冷地区:合肥、长沙 199. 夏热冬暖地区:广州 200. 温和地区:昆明 201. 夏至日的赤纬角为 23176。 27′;冬至日为 23176。 27′ 202. 场地设计一般需要取得的气温资料有: 常年绝对最高气温和常年绝对最低气温 历年最热月、最冷月的月平均气温 203. 总平面布置时必须满足规划要点有: 用地红线范围的建 筑高度限制;退让距离;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
案广珠铁路某标段跨公路桥梁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第一章 编制说明、工程概况、危险源识别及评价第一节 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㈠、《建设工程安全 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393号);㈡、《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屏疯讥孤计侥隶料威弗为女狭爷廓刹贝滇囱署檄颜秦佐跃纵症送肖助法沾委降枣径矫狠狐瞥进躬代耿胚舀陪抒粉先龟鞍甄矩亭葛瞄雀佯愁湛烁壹僳 段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剧毒化学品经营企业销售剧毒化学品是应当登记,销售记录至少应当保存 ( )年 【参考答案】 A 好学教育 – 用户体验最好的 O2O学习平台 【 解析】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销售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应当如实记录购买单位的名称、地址、经办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所购买的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品种、数量、用途。
,这种监察具有 ( ),亦称常规监察。 ,其关键问题是依据实际情况正确地确定 ( )。 察重点 ( ),履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职责,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受法律保护和约束。 ( )规定的条件,按法定程序并经考核考试录用。 A.《安全生产法》 B.《劳动法》 C.《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D.《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3.(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颁布。 年 12 月 30 日 年 2月 1日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