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化学高一上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4内容摘要:

吸收 44 放出 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室温下将 1mol无水硫酸铜制成溶液时放出热量为 Q1,又知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 2O(s) CuSO4(s) + 5H2O(l) Q2,则 Q1 Q2 填“ ”“” 或“ =” 能量变化图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关系 例如: 2H2(g)+O2(g)→2H2O(g)+ 放出热量 吸收热量 物质储存的能量 2H2(g)+O2(g) H2O( g) 低 高 三、燃料的充分利用 燃烧热和热值 燃烧热: 1mol纯净物 完全燃烧 生成 稳定 的化合物 Q KJ/mol C(s) → CO2(g) N→N2(g) H2 → H2O(l) S→SO2(g) 热值: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 混合物 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MJ/Kg KJ/Kg KJ/m3 2、燃料的充分燃烧 ①控制空气的量 少 — 不完全燃烧,浪费,污染; 多 —— 带走热量 ②增大燃料的接触面 固体 —— 粉碎 液体 —— 雾状 ③优质燃料的选用 煤加工 天然气 3、热能的充分利用 改进设备,热交换器,利用余热 化学电源 空气电池 锂电池 一次电池 :如普通干电池、碱性锌锰电池、 锌银纽扣电池等。 ( 只放不充,环境污染 ) 二次电池 :如铅蓄电池、锌银蓄电池、镉镍 电池、锂离子电池等。 放电为原电池,充 电为电解池。 ( 可放可充,发展方向 ) 燃料电池:如氢氧燃料电池、甲烷燃料电池、 甲醇燃料电池等。 ( 能量很高,前景远大 ) 其他电池:如海水电池、心脏起搏电池等。 ( 特殊用途,现代科技 ) 常见化学电池 原电池原理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锌片插入稀硫酸 铜片插入稀硫酸 锌片、铜片上端连接在一起插入稀硫酸 锌片、铜片之间连电流表插入稀硫酸 锌片上有气泡产生 无现象 铜片上产生气泡 电流计发生偏转 这种装置的反应与 Zn与稀硫酸直接作用有什么不同。 由这种装置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铜片上为什么会有气泡产生。 发生了什么反应 ? 四、铜 — 锌原电池及其原理 原电池 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u Zn 电子的运动 : 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子流出的一极是 负极( Zn) 电子流入的一极是 正极( Cu) H2SO4 Zn Zn2+ e e Zn2+ e Zn2+ e Zn2+ e e e e e e e Zn2+ e Zn2+ e Zn2+ e SO42 e SO42 e SO42 e SO42 e H+。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