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模具电器厂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手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理。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管理者代表应确保: a) 确定顾客的测量 要求并转化为计量要求; b) 体系满足顾客的计量要求 c) 能证明符合顾客规定的要求。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建立和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也是衡量、体现公司计量工作发挥技术 基础的重要作用的标志。 顾客包括外部顾客,也包括使用测量设备的内部顾客。 贯彻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本公司计量人员首先应识别各部门提出的测量要求。 1)营销部 关注外部顾客对本公司提出的测量要求。 信息主要来源于外部顾客满意度调查、签订的各项 合同、技术协议, 并及时将信息传递到 技术、品质、生产 等部门。 2)技术 部 组织各相关部门 根据顾客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技术要求(分解到各个工序)。 3)品质部 负责 组织 确定测量设备的配备,以适应技术要求, 品质部 应和各部门建立可明确反映本公司计量检测能力的测量设备台帐,证明本公司具有可满足顾客要求的测量能力。 ******有限公司 测量管理体系手册 编号: Q/TX 版本号: A/0 第 8 章 质量管理要求 第 5 页 共 5 页 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确定以下质量目标: a、测量设备周期确认率 100%; b、顾客的抱怨处理率 100%。 c、数据准确率≥ 99%; 管理评审 总裁 应每年系统地评审公司的测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 总裁 需确保评审体系所需的必要资源,保证管理评审的顺利开展。 管理者代表和 人力资源 部 应利用管理评审的结果对体系进行必要的修正,包括改进测量过程和评审质量目标,且应记录所有的评审结果和采取的纠正 /预防措施完成情况。 3 支持性文件 Q/TX G070520xx 顾客满意度控制程序 Q/TX G070420xx 质量目标分解及控制程序 Q/TX G071720xx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Q/TX G071820xx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有限公司 测量管理体系手册 编号: Q/TX 版本号: A/0 第 9 章 资源管理 第 1 页 共 5 页 1 人力资源 人员的职责 1)专职计量员 a)在 人力资源部、品质部 领导下,具体负责计量管理工作,进行计量工作的监督和测量。 b)负责本公司测量设备的统一管理,测量设备台帐的编制、测量设备周期检定校准计划的编写和实施。 c)负责指导各部门的计量工作,协调解决计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d)负责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工作,负责计量档案和记录的管理,负责测量设备入库验收。 e)负责确认后测量设备的贮存、发放、流转的管理和实施;负责对不合格测量设备的处理,组织不合格原因的分析、因不合格原因造成的不合格的追溯和对不合格项目采取纠正措施和 潜在 不合格采取预防措施,对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2) 兼职计量员 a) 在 人力资源 部 和本部门领导下,负责本部门计量管理工作。 b)具体负责 部门 测量设备台帐的编制、测量设备周期校准计划的实 施。 c) 负责测量设备的送检工作和计量记录的管理。 d) 检查本部门的测量设备的完好情况 ,包括标识的完好和有效期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e)负责本部门测量管理体系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的统计。 3)内审员职责 a)遵纪守法、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作风正派。 b)尊重客观事实,确保审核的真实性。 c)编制内审计划表,组织内部审核,对不合格项提出纠正措施,并进行确认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d)负责编制内部 审核报告,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计量管理者代表,确保计量体系文件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e) 带头执 行测量管理体系文件,收集员工对体系文件方面的意见、要求和建议,使体系文件真正得到落实和贯彻。 ******有限公司 测量管理体系手册 编号: Q/TX 版本号: A/0 第 9 章 资源管理 第 2 页 共 5 页 f)组织有关人员学习体系文件和审核标准,提高全员技术业务和管理水平,使计量工作每个环节得到有效控制。 4) 关键测量过程人员 a) 负责日常测量过程的操作,确保过程有效,以得到有效数据。 b)负责过程中所使用测量设备的保管和检查,确保完好并在有效期内。 c) 负责所使用 记录的管理。 能力和培训 人力资源 部 应根据相应测量管理体系人员的资格要求,配备适合该岗位的人员从事相应的工作。 若不能达到时应先进行培训,确认能达到要求时才能上岗。 人力资源部 应每年会同各部门编制计量人员的培训要求、考核计划,并纳入年度培训计划。 在培训计划中应就测量管理体系有关人员的培训要求、培训项目、培训师资和培训时间等安排做出规定。 需要外培的计量人员和其他国家要求送外培训的人员年初由各部门报计划,由 人力资源部 负责人编制培训需求,负责落实培训经费,安排时间。 所有外培人员的培训合格证书由 人力 资源部 保存,作为人员培训的有效证据。 人力资源部 应利用文件发布、内部审核或迎接外部审核等机会对测量管理体系有关人员进行 GB/T 1902220xx《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标准的宣讲和测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学习和讲解,使有关人员对测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和要求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对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和计量术语的正确使用和理解也要纳入宣传的内容。 通过以上各种方式的培训教育,增强全体计量人员 ,包括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各部门人员的计量意识和对确保本公司 产品质量的责任意识。 计量人员的监督、考核和评价 管理由 品质部 负责,并在其他部门配合下完成,考核和评价结果由各部门纳入总体考核结果。 若工作临时需要使用未经培训的人员完成某项工作时,有关部门应对这些临时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有效监督,以确保其工作质量。 2 信息资源 ******有限公司 测量管理体系手册 编号: Q/TX 版本号: A/0 第 9 章 资源管理 第 3 页 共 5 页 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以及相关外来文件控制应做到: a. 文件发布前得到授权人批准或确认,确保文件规定的要求是充分的, 规定的措施、方法和步骤是适宜的。 b. 文件在执行过程中应适时进行评审,如发现文件不适用或需要补充或修改时允许进行变更,但必须经过原批准人员或其授权人重新批准。 c. 文件经过修改,在修改过的文件上可采用版本号、换页、斜体字等方式表明文件现行修订状态,防止误用。 d. 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部门和场所,应有现行有效的有关文件,确保得到贯彻实施。 e. 测量管理体系文件内容描述应清晰,便于使用人员操作和理解。 f. 测量设备制造厂提供的设备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也应通过文件控制管理员确认,确保有效性,防止误用 过时失效的文件。 g. 在工作现场使用或存放的文件必须是现行有效的。 h. 测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测量管理体系手册、程序文件、测量设备操作规程、试验方法标准、计量技术规范、测量设备使用说明书、计量法律法规等,所有测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形成文件一览表。 软件 公司内部的测量用软件,由 品质部 组织对其计量性能进行确认或验证。 记录 为了确保测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记录应在《记录控制程序》中有详细规定。 对测量管理体系某些记录,要求在相关的作业指导书、测量设备校准的技术操作文件中做了更详细的补充规定。 按照测量管理体系记录控制要求,对本公司测量设备的测量能力 ,一般的测量活动和生产现场关键测量过程控制记录,已有专门的规定,确保测量管理体系记录的标识、贮存、保存期和处置符合规定的 要求。 ******有限公司 测量管理体系手册 编号: Q/TX 版本号: A/0 第 9 章 资源管理 第 4 页 共 5 页 a) 记录的标识 测量管理体系通用性记录表格直接引用本公司的记录格式,并采用统一编号。 b) 记录的贮存与保护 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的记录由填写部门负责人指定专人保管,按填写日期的顺序排 列,需要时进行装订,确保记录不丢失,不受潮、不损坏、保证记录的完整。 各种记录保存期在测量管理体系记录清单上做出规定。 c) 记录的处置 记录到了保存期经主管领导批准由各部门自行销毁。 标识 本公司车间生产现场和测试室的所有测量设备必须具有计量确认标识。 专兼职计量管理员应经常注意检查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标识。 对所使用的文件、记录、软件、关键测量过程应设计专门的标识粘贴。 3 物资资源 测量设备 本公司配备的测量设备应该满足产品设计、工艺控制、检验试验等方面的准确度要求,使测量设备的配备能充分适应公司发 展的需要。 品质部 应建立测量设备总台帐,总体反映本公司测量设备的测量能力和水平。 关于测量设备的入库验收、装卸运输、贮存保护和领用发放等测量设备流转管理要求应在《测量设备控制程序》中规定。 环境条件 有环境要求(包括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对环境的要求)的地点必须满足室内温度、湿度和清洁度等环境条件要求。 在设备使用现场,当环境条件不符合或超过规定的控制范围时,应对测量值按相应规定进行修正 或停止测量活动。 计量管理员对修正和测量的结果及时进行确认和调整。 4 外部供方 ******有限公司 测量管理体系手册 编号: Q/TX 版本号: A/0 第 9 章 资源管理 第 5 页 共 5 页 为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外部供方的控制应在外购产品与外来服务控制程序文件作详细规定。 外部供方为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提供的测量用产品包括:重要测量设备或数量较多的测量设备。 外服务方为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提供的服务包括: 省、市、县 级计量测试机构的检定或校准、计量设备的委外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