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平邑曾子学校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第三节《超声与次声》导学案(新版)沪科版内容摘要:

2、: 频率低于 例 1】一个声 源 2振动了 720 次,它的频率为是_耳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该声音;小明同学练声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 200他的声带每秒钟振动_次【变式练习】1 蝴蝶飞 行时翅膀每分钟振动 300400 次,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 300400 次,为什么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知识点 2:超声的利用【活动】阅读教材 声”【总结】(1)蝙蝠利用 进行导航,所以能够在夜间飞行自如 (2)B 超的应用是利用了超声波的 能力强的特点(3)超声雷达又叫做,利用它可以探测海底的深度,这是利用了超声波的能够传递 (选填“能量”或“ 信息 ”)的特点(4)利用超 4、_、_等都能产生次声;_、_等也能产生次声 能量很高的次声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因此,应尽量远离次声源【例 3】在看地震知识画栏时,李松同学注意到有这样一句话“地震有前兆,井水往上冒,鸡飞狗又跳,老鼠满街跑”他在想,为什么地震前“鸡飞狗又跳,老鼠满街跑”而人类却不能通过自身的感觉器官感觉到呢?你觉得地震时发出的可能是一种人听不到而鸡狗等动物能听到的( )A超声波 B次声波C可听声 D某种特殊的信号【变式练习】3下列事例中应用了次声波的是( )A用声纳测海底的深度B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C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D预报台风、海啸等【易错提示】超声波是振动频率高于人耳听觉范围的声音,它的传播同样需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