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科学中考一轮复习 第21课时-金属ppt课件内容摘要:

1、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第 21课时 金 属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1 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 (理解 )(1)金属活动性顺序: _ _。 说明:越在前面的金属活动性越强。 (2)金属的化学性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由于 K、 易和氧气发生反应,因此,自然界中几乎没有它们的单质存在。 K、 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K、 n、 (H)、 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2 (理解 )(1)_:鉴别: 由于燃烧产物不同,可根据燃烧产物 2、进行鉴别。 可燃性2H 2 O 2 = =点燃2H 2 O ; 2 O 2 = =点燃2 ; C O 2 = =点燃 ( 充分燃烧 ) ; 2C O 2 = =点燃2C O ( 不充分燃烧 )。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2)_:冶炼金属:利用 的还原性可冶炼金属,生铁的冶炼就常利用 原性H 2 = = H 2 O ; = = ; 3 O 3 = =高温2 3 ; C 2C u O = =2。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纯度检验: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或加热会发生爆炸,因此,在点燃或加热前应进行纯度检验。 在进行实验时要先通气体后 3、加热,以免点燃混合气体发生爆炸;尾气处理:由于 以在做 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进行必要的处理 (如收集、点燃等 ),以免污染环境。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类型之一 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2015衢州 为了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 )上述实验 _(选填 “ 能 ” 或 “ 不能 ” )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不能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2)将铁、铜、银三种金属浸入 _ (只填一种 )溶液,即可验证它们的活动性顺序。 【 解析 】 该实验不能验证铜和银的活动性顺序。 为了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以选用铁、银 4、两种金属和铜的盐溶液,也可选用金属铜和亚铁盐和银的盐溶液。 硫酸铜 (或氯化铜、硝酸铜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有 A、 B、 了比较它们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有人设计了下列四种实验方法,下列方法最准确可行的是 ( )A把它们分别和盐酸溶液反应,观察是否发生反应及产生气体的快慢B把它们分别和盐酸溶液反应,观察是否发生反应及产生气体的多少C把三种金属分别在空气中加热,观察它们的颜色变化程度D把三种金属和它们的可溶性盐溶液之间两两反应,观察金属表面是否有金属析出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 解析 】 如果金属都不能和盐酸反应就不易通过观察产生气体的 5、快慢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金属氧化的颜色变化也不能作为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标准。 【 点悟 】 验证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可以用三种金属和三种金属中活动性居于中间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也可以用活动性前后金属的盐溶液和中间的金属反应。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类型之二 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2015嘉兴 如图 21 1所示为某同学对 “ 铁粉和硫反应 ”所作的改进实验。 用烧红的玻璃棒接触后混合物剧烈反应,玻璃棒移开后反应继续进行直至底部,由此可知该反应是一个 _(选填 “ 吸热 ” 或 “ 放热 ” )反应。 为确保冷却后的生成物不能被磁铁吸引,实验中的硫粉要稍微过量,目的是 _。 6、放热确保铁粉完全参加反应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 解析 】 玻璃棒移开后反应能继续进行说明反应过程放出热量。 铁粉和硫粉恰好完全反应的质量很难控制,为了使铁粉完全反应,应使硫粉稍微过量。 图 21 1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2014河北 等质量的 X、 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1 2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_(多选 )。 图 21 2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A 生气体的质量: X 耗金属的质量: X 耗金属的质量: X 耗盐酸的质量: X Y【 解析 】 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 X Y 7、,但是由于不知道是哪种金属,因此消耗金属的质量大小无法确定; 生气体的质量是 X Y,消耗盐酸的质量应该是 X Y。 【 点悟 】 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的氢气是由置换出酸中的氢元素质量决定的。 若反应生成氢气质量相等,则表明反应掉的酸的溶质质量相等。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类型之三 理解一氧化碳、碳或氢气的还原性2015上海 甲同学设计了如图 21 3所示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 实验时,在点燃 后继续实验。 图 21 3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1)_,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_。 (2)实验过程中, _, _ _。 ( 8、3)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_。 (选填编号 )a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 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相等c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铜被氧化 C = =高温 染空气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4)甲同学认为 同学认为省略 由是 _ _。 为了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反应前已通入一段时间的一氧化碳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2014杭州 某同学为研究相同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哪个还原氧化铁的量更多,将一氧化碳和氢气等体积混合后先通过图甲装置,再通过图乙中的仪器组合。 为达到实验目的,图乙中仪器选择和连接最好的是 ( )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 9、导学设计练出高分A B D 1 4乙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 解析 】 一氧化碳和氢气等体积混合后还原氧化铁,要想知道哪个还原氧化铁的量更多,我们要根据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进一步求解。 要知道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我们要先用浓硫酸的质量变化测出生成水的质量,再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变化测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进行尾气处理,防止未反应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因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小,所以我们选择氢氧化钠,若先除二氧化碳会使所测水的质量变大,影响实验结果,所以正确的顺序是 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 预测变形 】 某同学用如图 2 10、1 5所示装置验证某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水蒸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三种气体 (假设每步操作中,参加反应的气体都完全反应或吸收 )。 图 21 5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1)该同学验证三种气体一定存在,进行实验设计,若要气体从左向右流动,则这几种仪器的连接顺序应是:混合气体 ( )( )D( )( )(选填“ A”“B”“C”或 “ E”)。 (2)_。 (3)混合气体通过 _ _。 【 解析 】 以免检验时产生干扰,应先检验水蒸气,再检验二氧化碳,最后检验一氧化碳。 【 点悟 】 鉴定一氧化碳存在,不仅需要使氧化铜还原,且应证明还原反应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气体。 B E A 11、 C = =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证明物质存在分析反应现象致错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一氧化碳测定。 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图 21 6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试回答:(1)_,其用途为 _。 (2)若生成的气体在 测得的 _。 (3)某混合气体通过如图所示装置后,要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的实验现象是: _。 混合气体的质量 /g 7g 20沉淀的质量 /g 20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 错解 】 (1)浓硫酸 干燥气体 (3)错因分析 】 避免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干扰,应先除尽二氧化碳,为了确证二氧化碳是否除尽,应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实验完毕应除去残存的一氧化碳以免污染空气。 还原率的计算应根据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 20根据二氧化碳质量求出反应掉的氧化铜的质量,反应掉的氧化铜质量除以原氧化铜的质量即为还原率。 由于常见气体中氢气也能还原氧化铜,所以必须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原理进行验证,但同时需排除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干扰。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 正解 】 (1)澄清石灰水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2)80% (3)nt。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