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地理复习:第7单元中国的经济发展内容摘要:

高效的农产品基地 , 如我国的九大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 、 松嫩平原 , 长江流域的成都平原 、江汉平原 、 江淮地区 、 洞庭湖平原 、 鄱阳湖平原 、 太湖平原 ,南部的珠江三角洲 )。 ③ 西部地区坚决实行退耕还林 、 还草 ,大力发展 ________农业 、 特色农业。 ④ 调整农业结构 , 发展多种经营。 生态 中小学课件 第 21课时 ┃ 要点探究 要点探究 ► 探究点一 影响我国农业分布的因素 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 __气候 __是影响农业的最主要因素 , 从气候上看东西差异主要是降水量的差异 , 南北差异主要是气温和降水量两者的差异 , 所以要把我国农作物的分布与我国气候差异 (气温和降水 )联系起来。 中小学课件 第 21课时 ┃ 要点探究 【 经典例题 】 例 1 [2020 聊城 ] 下图为我国部分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区示意图 , 图中 ①② 表示的经济作物分别是 ( ) A. 油菜 、 甜菜 B. 甘蔗 、 棉花 C. 棉花 、 油菜 D. 甜菜 、 甘蔗 D 中小学课件 第 21课时 ┃ 要点探究 [解析 ] 图中经济作物分布应该考虑南北的气候差异。 对于油料作物 , 北方是大豆 、 花生 , 南方地区是油菜;对于糖料作物 , 北方是甜菜 , 南方是甘蔗。 中小学课件 第 21课时 ┃ 要点探究 变式题 1 位于暖温带 、 半湿润地区 , 普遍种植小麦和玉米 , 且是全国三大棉区之一 , 这个地区是 ( )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四川盆地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解析 ] 这是一道典型的多条件限制选择题 , 如果逐个分析 , 四选项中位于暖温带的只有华北平原 , 东北平原大部和华北平原属于半湿润地区 , 且普遍种植小麦和玉米 , 我国的三大产棉区为新疆 、 长江和黄河流域 , 综合以上分析 , B选项符合题意。 中小学课件 ► 探究点二 我国耕作制度的地区差异 我国地域辽阔 , 各地区耕作制度差异很大。 具体来说 , 东北地区一年一熟 , 华北大部分地区两年三熟 , 以长城为界 , 靠近秦岭 — 淮河附近是一年两熟 ,而一年两熟与一年三熟以 __南岭 __为界。 【 经典例题 】 例 2 [2020 福州 ] 读图 , 回答下列问题。 第 21课时 ┃ 要点探究 中小学课件 (1)我国东北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 A. 棉花 B. 甘蔗 C. 小麦 D. 水稻 (2)该区域农作物熟制是 ( ) A. 一年三熟 B. 一年两熟 C. 两年三熟 D. 一年一熟 第 21课时 ┃ 要点探究 [解析 ] 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 由于东北平原纬度较高 , 所以气温较低 , 一年只有一熟。 C D 中小学课件 第 21课时 ┃ 要点探究 变式题 2 [2020 茂名 ] 看图 , 回答 (1)~ (2)题。 (1)图中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是 ( ) A. 种水稻 B. 种小麦 C. 种油菜 D. 种牧草 (2)这种生产方式多见于我国的 ( )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A B 中小学课件 第 21课时 ┃ 要点探究 [解析 ] 本题考查我国农业的分布。 图中景观是农民在田地里插秧的情景,土地类型是水田,所以判断此景观是我国的南方地区。 中小学课件 ► 探究点三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 就是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自然条件的优势 , 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条件 , 提高劳动生产率 , 发展本地区特色农业 , 具体来讲就是 “ 宜林则林 , 宜牧则牧 , 宜渔则渔 , 宜粮则粮 ”。 第 21课时 ┃ 要点探究 中小学课件 第 21课时 ┃ 要点探究 影响条件 农业的发展与分布 自然条件 地形陡峭、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 宜林则林 地形平坦、水热丰富的平原地区 宜粮则粮 降水较少、牧草生长良好的地区 宜牧则牧 河湖众多的地区 宜渔则渔 社会条件 交通便利的地区 市场需求的大小 农业技术的高低 政策允许 中小学课件 【 经典例题 】 例 3 [2020 菏泽 ] 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 、 可持续发展的是 ( ) A. 山东省的沿海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 B. 西北地区开垦草原 , 利用夏季丰富的光热资源发展种植业 C. 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 , 扩大耕地面积 D. 东北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甘蔗 第 21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