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七上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2内容摘要:
辈一直用道家思想治国,才有今天的成就。 既然道家的思想这么 好,那就继续采用道家思想为妙。 生D: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乃是天子,既是上天的儿子,那就是奉上天的命令来统治人间的,皇帝是至高无上的,谁对皇帝说三道四就是对上天的冒犯,会遭到上天惩罚的。 用儒家思想治国最好,用儒家思想来教化百姓。 百姓就会安分守己, 天下可以太平。 而道家思想让人们没有约束,会说三道四,对天子不利。 法家思想太残酷,不能体现皇上的爱民之心,儒家思想治国,既体现皇上的仁慈,又教化了百姓。 臣以为要巩固统治,必须推行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的政策。 生A:董爱卿言之有理,马上给朕起草诏书告示天 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掌声鼓励 ) 教师:谢谢这几位同学的精彩表演。 董仲舒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他出生于公元前179年,死于公元前104年,是西汉著名的哲学家。 少年时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精通儒术,曾经是汉景帝时的 “ 博士 ”( 传授经学的官员 ),汉武帝即位后,受到重用,提出不少建议,但不久称病辞职,专心著书立说。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材料: (投影材料 ) 凡不在六艺 (即六经,是六部儒家经典《诗》《书》《礼》《乐》《易》《春秋》 )之科、 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 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 学生: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推崇孔子的儒家学说,禁止其他各派学说的发展。 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下,董仲舒倡导的儒家学说与春秋战国时的儒家思想相比,有何不同。 学生: (略 ) 教师: (归纳指出 )董仲舒以先秦儒家思想为基础,实际上是综合了先秦时期其他各家思想,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改造和阐发,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串起来,渗透一些迷信思想,创立了神学化的儒学思想体系。 对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的历史评价 教师:对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我们应怎样评价呢。 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发表各自不同意见。 教师: (归纳总结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的建议, “ 黜 ” 就是废除、禁止的意思。 把儒学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确立了儒家学说在封建统治中的正统地位,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 汉朝初年,国家贫穷,用道家为主的统治思想治国,适合当时社会的发展,对恢复生产起到很好的作用。 但到了汉武帝的时候,经济发展了,各地分封势力也随着壮大起来,影响到中央集权,社会矛盾发生了变化,因此,统治思想也要跟着变化。 实行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实现思 想上的大一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儒家思想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后,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汉武帝为确保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政策的推行,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多次下诏求贤,并在中央设立太学,在地方设立官学,用儒家思想来培训官员,教化百姓。 从此,研读儒学的风气一天一天兴盛起来。 但是儒家思想独尊的局面,缺乏争鸣,使学术上死水一潭,从而禁锢了人们的头脑,这实际上是一。北师大版历史七上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2
相关推荐
【归纳整理】 请你自己设计一个表格,把本课的内容填在表格内 【拓展练习】 (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 峰。 K] (一)选择题 1. 我国有文字可 考的历史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 春秋 2. 我们今 天的汉字来源于:( ) A.金文 B.小篆 C.甲骨文 D.陶器上的符号 3.《尚 书》中记载道:“惟殷先人,有典有册”。 当时人们 看谁做得最快最好 ,你可不要落后哟 !
权的统治在军事上是如何做的。 学生回答:修筑长城。 教师:筑长城的目的就是要抵御匈奴的进攻。 匈奴民族自兴起之时,就与中原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无外乎就是战与和。 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 奴的关系如何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的小字部分。 学生:阅读教材。 教师:同学们“战”与“和”,哪种交流方式更能促进双方发展呢 ? 学生:“和”。 教师:是的。
辖的开始。 , 中国同中亚、欧洲的通商关系发展起 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互相传递着文明信息。 ) 4张骞的个人品质,你最敬佩哪一点。 5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是什么时间。 6除张骞外,你知道的外交家还有谁。 三:丝绸之路 阅读丝绸之路示意图 1你能说出丝绸之路的路线 吗。 从___出发经____,今____,通往__、__,直到____ 2这条线路为什么称为 丝绸之路。
作用 影响 经济问题 ] 思想问题 王国问题 监察问题 【拓展练习】 (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 ( 一 ) 单项选择题 “汉并天下 ” 瓦当中得出的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 ,平民百姓不得用 始于 ( ) A..西周 ,主要是由于:( ) ,负责监督地方官员,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的官员是( ) “推恩令”的是( )
很大的权利,实 际上形成独立的王国。 都要服从天子或皇帝的命令。 :最后均有叛乱。 不同点:封国的结果 :由于周王室衰落,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与战乱的局面。 :对于王国叛乱进行了坚决的镇压,解决了王国问题。 结论:不管是西周还是西汉,分封的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当中央政权强大时,能够控制封国,稳定统治,但当 中央政权衰落时,将无力控制封国,其统治也将难以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