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认证质量手册编写提要(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6 页 以便于手册的编写。 质量体系要素描述: 根据《评审准则》对各要素的要求,对所选择的要素分章编写。 质量手 册一般只作原则性的描述,内容一般包括: 概述 — 概括叙述本章的目的和范围; 负责和参与部门; 达到要素要求所规定的程序(按照评审准则的要素条款,并根据本中心的实际情况来写); 开展活动的时机、地点及资源保证; 支持文件 — 一般为本章中引用的程序文件及技术标准等。 此外,质量体系要素描述还包括:用表格的形式表述实验室开展产品检验所具备的能力(如:检验流程图;质量体系运行框图;实验室在职人员一览表;仪器设备一览表;实验室平面图;量值溯源图;程序文件目录。 这些一般放在质量手册附录中)。 第 4 章 组织机构(本要素是 实验室质量体系中最重要的要素) 概述  实验室隶属关系及组织机构的组成,表明实验室的法律地位。  实验室组织机构外部关系图(要表明国家电力公司计量管理部门的管理关系和单位其它支持部门与实验室的关系)。 框图要能表示实验室的内外部关系和内部组织关系。 当实验室不是独立的法人实体时,要求清楚地表示实验室与母体法人单位及其平行机构之间的关系;母体法人单位同上级行业主管部门的隶属关系以及行业主管部门与国家、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关系;  实验室组织机构内部关系图 应包括管理部门、技术部门、检测部门、计量检定部门( 如适用)。 (要表明实验室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监督员的监督关系)。  决策层;  管理层;  执行层;  质量监督(监督员要有三懂:懂目的;懂方法;懂判断);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第 8 页 共 16 页  后勤保障和财务管理;  质量职能分配表 (质量职责分三层关系 : 负责 负责 , 主办 强相关 , 参加 弱相关 )  实验室各部门职责(分部门叙述)  关键岗位职责和权力(主任、常务副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各部门主管、计划调度员、文件档案管理员、仪器设备管理员、质量监督员、内审员、检验项目负责人、检验员、校对员、抽样员、打字员、安全员、授权签 字人及其它人员)监督人员的任职条件、职责、权利及人数比例监督网框图和监督人员的任职条件、职责、权利及人数比例( 1: 510,目前不确定)。 技术或质量主管不在时,指定其代理人,并自动生效。 表格中要有姓名、岗位、签字识别和授权签字的领域(一般为申请计量认证领域的全部检验报告);其他人员在各自的有效文件上签字。 (说明为委托人保密) (参加比对和验证试验的组织措施。 积极参加上级领导部门安排的比对活动,在没有安排时应主动同相应的实验室联系开展此项工作。 对比对方法进行评审,工作完成后写出结论和分析报告,并进行比对的有效性进行评审) 第 5 章 质量体系、审核和评审 将 13个要素一一进行简短说明。  质量体系文件的组成: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质量计划。  质量体系文件编号  质量体系文件的使用(注意要方便地得到)  质量体系文件的控制(注意要保持现行有效)  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第 9 页 共 16 页  质量体系的运行、监督和维护(日常运行)  质量体系检验能力及服务范围的扩展  质量体系的日常维护  偏离政策、程序和标准 /规程的反馈与纠正  偏离政策、程序或标准规程的例外允许  内部质量控制方案(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 处理抱怨  审核的目的  审核的要求  审核的实施(当审核中发现 …… 书面通知 … 所有委托方。 )  内部审核报告  管理评审的目的  管理评审的要求  管理评审的实施  除了对实验室的质量体系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之外,还应有选择地采用 6种方式对检测数据进行技术校核和检查。 可选择适用的几种方式。  对技术校核的结果进行评审。 第 6 章 人员 键岗位人员任职要求 关键工作人员:从事与校准或检测工作质量有关的管理人员,执行检验工作人员和校核验证测试结果的工作人员,特别是独立行使权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