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内容摘要:

起探讨,各抒己见,最后与学生达成共识。 战争的因素依然存在,对此应该有所警惕,但是两个超级大国要发动世界大战都存在很多制约因素。 世界上有力量打世界战争的只有美苏两家,它们进行军备竞赛,但是一直难以突破军事均势。 两家虽然拥有大量核武器,足以摧毁对方多次,但是谁也没有取得消灭对方而保存自己的能力。 它们在世界各地的争夺相持不下,陷于僵局。 它们发动的侵略战争,都以失败告终。 如美国在朝鲜和印度 支那的战争,苏联侵略阿富汗和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的战争,都不仅没有取得胜利,反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 因此,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 首先是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已经成为维护和平、制约战争的重要力量。 其次是西欧、东欧、日本等虽然分别同美苏保持着不同程度的联盟关系,但它们都不愿打仗,而且独立自主倾向都在发展,因而也是维护和平、制约战争的重要力量。 世界人民的意志归根结底是制约战争的决定性因素。 基于这些情况,中国对战争因素与和平因素的消长趋势作了新的判断:即 制约战争、要求和平的因素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 ②从 20 世纪 70 年代的“一条线”政策转变为强调不与大国结盟的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板书) 引导学生就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加以总结和理解。 与学生一起探讨并认识到: 一是不同美苏任何一方结盟,也不联合任何一方去反对另一方,而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改善、发展同它们的关系,同时坚决反对它们的霸权主义和军备竞赛政策; 二是处理国家关系和国际问题时,不以意识形态定亲疏,不受一时一事所左右,而是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来决定自己的政策。 这是一种 实事求是的外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