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第2课人类文明的摇篮word示范教案内容摘要:
和尼罗河流域相比,有什么共同点。 指导学 生联系中国古代的黄河、长江产生的中华 文明进行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大河流域人类 文明产生的共同规律。 2 教师简单讲述两河流域人类文明的产生,着重向学生介绍苏美尔人的城市国家和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 3教师重点从三方面讲述 汉谟拉比法典:①适当介绍汉谟拉比法 典发现的经 过。 ②汉谟 拉比法典的目的和法典本身的历史价值。 听故事,初步领 略亚非 地区大河流域灿烂神奇的文明。 自由讨论,归纳。 分组 讨论,个别学生发言。 在教师的指导下归纳。 自由讨论,个别学生发言。 听讲。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为下 面教学奠定基础。 激发学生探究精神。 了解大河流域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因果关系,初步树立唯物史观。 培养归纳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 培养学生及时归纳的学习习惯和技巧。 教 学 内 容。人教版九年第2课人类文明的摇篮word示范教案
相关推荐
在东西方文化的传播中 ,阿拉伯人起了一个沟通 和纽带的作用,但是西方人也有直接来到东方,来了解东方的文明与神秘,其中著名的有马可波罗。 自由 回答。 结合课文和地图,找出东西方的三条主要商路。 讨论回答。 自由回答。 阅读回答。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识读图表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会阿拉伯数字的简单快捷。 充分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教 学 内 容 及 教
,再从中拿走 2 根,现在还剩多少根小棒 ?学生: 13 根。 教师:谁会用算式表示 ? 学生: 152=13。 ( 2)探讨算法。 教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 学生:因为刚才我们算的 13+2=15,所以 152=13。 学生:我是往前数 2个数: 14, 13。 学生:我们刚才摆小棒时,拿走 2根,是从 5根里拿走的,剩下的 3根合在 1捆上是 13根。 教师:要不要把
3 425 634 729 823 计算: 4723 5641 7232 二、新授 板书: 5024 ( 1)首先列竖式要注意什么问题。 (相同的数位对齐) 板书竖式,从哪位算起。 个位上 0减 4不够减。 怎么办。 (从十位退一)也就是从十位借一,和个位上的 0组成 10,现在就可以减了, 104=6,个位上写 6 ( 2)十位上的 5被借走了一个 1,还剩几。 42=2个位上写 2。 (
过程及结果 (主要讲章西女王的英勇斗争):布置学生阅读教材第 100 页小字内容,让学生讲述章西女王英勇抗击英国 殖民者的英雄事迹,教师补充,要体现历史学科的情节性、生动性。 教师 指导学生读图《印度民族大起义形势》,并指明起义失败的原因。 3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印度民族大起义的 回忆上节课内容。 学生按老师“无理要求”进行 活动。 结合材料进行归纳。 讲述、读图。
学校 回郭镇六中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物理 执笔 孙继锋 审核 宋建军 一、授课时数: 1 课时 二、学习目标 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知道 力的单位。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知道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并能用来 解释有关现象。 三、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难点: 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四、导学过程 【 一 】 自主学习 1. 运动状态的改变有:( 1 )运动 的改变,包括物体由
情况及发展现状。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知 识 竞 赛 歌曲:《爱我中华》营造气氛 展示:各组汇报课前收集的各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 小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导入课题 ) 提高主体参与意识,培养 创新精神 ,挖掘 学习潜能 , 学会收集整理材料和处理材料。 合 作 探 究 探究:民族现象表格(课本第 42页) 任务:①各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内容 ②以 上现象共同说明什么 ? 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