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103探究物质的比热容课件1内容摘要:
把握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 信息快递 如果加热方法完全相同,就可以认为单位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 你打算用哪种方法验证猜想。 方法一: 在加热时间(吸收热量)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物体升高的温度是否相同。 方法二: 观察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所需要的时间(吸收热量)是否相同。 两种方法在实验效果上是一致的。 我们选择“ 观察物体吸收相同热量所升高的温度是否相同 ” . 两种方法在实验效果上是一致的。 我们选择“ 观察物体吸收相同热量所升高的温度是否相同 ” . 加热时,使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 使沙子和水受热均匀。 进行实验 水的温度 加热相同时间后 吸收相同热量时,谁升温更快。 如果要升高相同的温度谁需要的时间更长。 沙子的温度 质量相等的沙和水升高相同温度时,沙比水需要的时间 _____(长 /短),升高相同温度时沙比水吸收的热量____(多 /少),这说明: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 ____(相同 /不同)。 短 少 不同 分析与论证 四、点拨拓展 • 看了以上实验,你是否可以完成 P16P17的探究实验呢。 注意: 如何控制变量。 需要哪些器材。 如何设计表格。 如何比较吸热多少。 那么应该怎样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呢 ? 体积 物质 质量 10cm3 水 10kg 10cm3 铁 79kg 观察表格 类比分析 表(一): 表(二): 表(一)采用“相同体积比较质量”,即用相同体积比质量,从而引入密度这一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量。 表(二)应采用怎样的方法从热学角度比较物质的这种特性呢。 质量 物质 升温 吸热 10g 水 Δt 420J 10g 煤油 Δt 210J 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 ,温度升高 (或降低 )1℃所吸收 (或放出 )的热量 ,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 ,温度降低 1℃ 所放出的热量 ,与 它温度升高 1℃ 所吸收 的热量相等。 常用单位: 焦耳 /(千克 ℃ ) 单位符号 : J/(kg ℃ ) 读作 : 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由实验可知 :是 的,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 不同 一定 3. 物质的比热容由 ____________ 来决定 . 物质的种类 .状态 1Kg的水在温度升高 1℃ 时所吸收的热量。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103探究物质的比热容课件1
相关推荐
验结论: 结论一: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 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 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质量和温度变化量乘积的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的概念: C = tmQ比热容是反映 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与物质的种类与状态有关。 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 J/(kgK),读作:焦每千克开。 比热容的单位: 常用单位是:
排气冲程 吸气冲程 空气 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 活塞由上端向下端运动,将空气吸进气缸。 压缩冲程 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活塞把空气压缩得很小,空气的压强更大,温度更高。 在压缩冲程末,缸内空气温度已超过柴油的着火点。 做功冲程 在压缩冲程末,从喷油嘴喷出的雾状柴油遇到热空气立即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 排气冲程 燃烧后的废气
蓄电池充电 :电能 → 化学能 干电池 铅酸蓄电池 图 1 图 2 图 3 处处连通的电路 叫通路。 某处断开的电路 叫断路。 二、通路、断路、短路: 图 4 图 5 用导线把电源的正负两极直接连接,不经过任何用电器叫电源短路或全部短路。 这种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很大,易烧毁电源。 要绝对避免电源短路现象的发生。 用导线把用电器的两端直接连接,不经过这个用电器,但仍经过其它的用电器
改变 单位 摄氏度 焦 焦 关系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会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 难点聚焦: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与联系 古时钻木取火 天冷了,搓搓手。 哟。 屁股好烫呀。 结论 :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20 小实验 图 1所示,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管中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在快速向下压活塞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为什么。 棉花会着火。 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制作: 导线绕在圆筒上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呢。 I I 注意观察小磁针的指向.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想一想 改变通电方向,小磁针的指向相同吗。 说明什么。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答:小磁针指向相反,说明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与通电电流方向有关。 正 正 负 负 条形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 你发现了什么 ? 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分布 二、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形磁体的磁场一样
50176。 E D F 质疑 : 下面每组的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请说说你的理由: 4 E 4 ⑴ 运用 : ⑵ 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 6cm、 4cm,另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 9cm、 6cm,这两个 直角三角形是否相似。 为什么。 依据下列各组条件 ,判定 △ ABC与△ DEF是否相似 ,并说明为什么: ⑵ AB=4cm, BC=6cm, AC=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