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祝福班会传统春节习俗内容摘要:

如意年年高。 华人过节总不会忘记死去的先人,春节也不例外。 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我国华人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 在这 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的 三元 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 旺火 ,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 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 开门炮仗。 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 满堂红。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在这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 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 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 因此,在分派红包的长辈面前打开红包,是不礼貌的做法。 据说 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 岁 与 祟 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初一 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 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拜年 一般从家里开始。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 压岁钱 分给晚辈。 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 恭喜发财 、四季如意 、 新年快乐 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