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中考物理沪科版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ppt配套复习课件内容摘要:
区别 .“ 升 高 (了 )” 、 “ 降低 (了 )” 的温度是指 Δt , “ 升高 (到 )” 、 “ 降低 (到 )” 是指物体的末温 t. QcmΔt【 延伸拓展 】 转化效率 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时,由于有能量损失,所以存在转化效率 (η) 问题 .所谓转化效率,就是转化成的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总量的比值 . (1)用炉火烧水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水吸收的热量 Q吸 = ηQ 放 =ηmq ; (2)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时,太阳能转化为内能,水吸收的热量 Q吸 =ηE 太 . (3)使用电加热器烧水时,电能转化为内能,水吸收的热量 Q吸 =ηW 电 . 【 典例 3】 (2020 苏州中考 )某家庭需要将 50 kg、 20 ℃ 的水加热到 60 ℃ 作为生活用热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水,需燃烧 kg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 q= 107 J/kg,水的比热容c= 103 J/(kg℃) .求: (1)50 kg、 20 ℃ 的水加热到 60 ℃ 需吸收的热量; (2)完全燃烧 kg煤气放出的热量;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 . 【 思维导图 】 用热量公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物体吸热升温时,Δt 是末温与初温之差 .选用的有关公式及其联系如下: 【 精讲精析 】 (1)Q吸 = cm水 (t- t0)= 103 J/(kg ℃) 50 kg (60 ℃ 20 ℃)= 106 J (2)Q放 =mq= kg 107 J/kg= 107 J 答案: (1) 106 J (2) 107 J (3)25% 6 7Q 8 .4 1 0 J3 η 1 0 0 % 1 0 0 % 2 5 %Q 3 .3 6 1 0 J 吸放=实验探究: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 ______(比较温度升高的多少 )、 _________(选用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 )、 _____(测量加热时间 ). : _________法 . :用 _______________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 (1)为什么要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 (或酒精灯 )加热。 提示: 用相同的电加热器 (或酒精灯 )加热,能保证研究对象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 温度计 托盘天平 秒表 控制变量 加热时间的长短 (2)怎样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 提示: 方法有两种:①使等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 ②使等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 (加热时间 ),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 . 【 中考警示 】 叙述结论时,一定要注意强调前提条件 . (1)在 “ 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 ” 条件下,表述 “ 吸收的热量与升高温度的关系 ” ; (2)在 “ 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 ” 条件下,表述 “ 吸收的热量与质量的关系 ” ; (3)在 “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 ” 条件下,表述“ 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种类是否有关 ” . 【 典例 】 (2020 烟台中考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热本领 . (1)写出调整实验器材的方法步骤 . (2)依据小明的探究方案,在实验探究过程中,除了选用相同规格的烧杯和酒精灯,还需要控制不变的量有哪些。 (3)实验探究记录数据如表: 加热 时间 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水的 温度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食用油的温度/℃ 30 35 40 47 50 55 在这些数据中,哪一个最可能是由于测量或者记录的疏忽而产生了错误。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 精讲精析 】 (1)调整实验器材时,注意调整铁夹、石棉网的位置 . (2)在探究过程中要利用控制变量法,使两种物质的质量和初始温度相同,比较末温度和加热时间 . (3)分析食用油和水的温度的变化关系,每加热 1 min,水的温度变化为 1 ℃ ,食用油的温度变化为 ℃ ,则食用油温度变化快 .所以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吸收的热量要多,故水的吸热能力较强 .分析食用油的变化温度,第 6 min食用油的温度应为 45 ℃ ,故第 6 min数据有误 . 答案: (1)调整下面铁夹,使石棉网处于适当的高度;调整上面铁夹,使温度计处于适当的高度 . (2)水与食用油的质量和初始温度相同 . (3)第 6 min食用油的温度记录错误 .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加热时间相同时,食用油升高的温度比水高 .分析比较水在第 5 min、 10 min和食用油在第 2 min、 4 min的数据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加热的时间比食用油长,进而得出水的吸热本领比食用油大 . 一、温度和温度计 1.(2020 无锡中考 )下列温度最接近 23 ℃ 的是 (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 解析 】 选 37 ℃ ,我国南方冬季最低气温大约在 0 ℃ ,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0 ℃ ,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最接近 23 ℃ ,故选 D. 2.(2020 株洲中考 )在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时,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 ) 【 解析 】 选 D. A项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 B项中玻璃 泡碰到容器壁, C项中玻璃泡没有浸没在液体中,故 A、 B、 C 错 .D选项中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并且没有接触 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故选 D. 3.(2020 滨州中考 )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20xx中考物理沪科版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ppt配套复习课件
相关推荐
2 104 kg 10 N/kg=2 105 N,即当压力超过 2 105 N时,就可能发生危险.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故汽车行驶在桥面上时,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答案: 2 105 竖直向下 四、对摩擦力的理解 1.摩擦力的种类 (1)滑动摩擦力:两个物体间因发生相对滑动而产生的摩擦力,如推箱子前进. (2)滚动摩擦力:两个物体表面发生相对滚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
状态一定改变 【 思维导图 】 由于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以物体的平衡状态与平衡力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可以相互判定: 【 精讲精析 】 选 C.本题主要考查力和运动的关系.有力,物体不一定运动,运动的物体也不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也不一定改变,如果受平衡力的作用,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不改变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一、实验探究
,则会吸收大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内能减少,温度降低,起到局部麻醉止痛的作用,又能防止淤血的形成 . 答案: 液化 汽化 吸收 减少 四、水循环 【 方法技巧 】 云、雨、雹、雾、露、霜、雪的形成 名称 主要物态变化 状态 吸放热情况 云 液化、凝华 液态、固态 放热 雨 液化、凝华、熔化 液态 放热、 吸热 雹 凝固 固态 放热 雾、露 液化 液态 雪、霜 凝华 固态 【 中考警示 】
(2)其中拉力所做的功包 含提升建材的有用功和提升动滑轮以及克服摩擦等做的额外 功,这部分功为总功, W总 =Fs,其中 s表示拉力移动的距离,由 于有两段绳子连着动滑轮,所以拉力移动的距离为建材升高距 离的 2倍 .(3)根据 100%可以算出机械效率; (4)工人所 做的功即为总功,功率计算可以用功率计算公式 算得 . WηW有总 WP t 总答案 : (1)W有 =Gh=230 N 6
闻声 不可闻声 超声 次声 传递信息 传递能量 二者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交 流、回声定位 回声定位、“ B 超”、探伤 预测自然灾 害、监测 使另一个物体 振动 清洗、击碎结石 等 破坏建筑物 信息和能量传递同时进行,密不可分 【 方法技巧 】 (1)声呐测距离的方法:声呐向障碍物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碰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声呐接收到回声,根据接收到回声的时间和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104 m3 (3)铝 4333F 1 NV V 1 .0 1 0 m .ρ g 1 .0 1 0 k g / m 1 0 N / k g 浮排水G 2 .7 Nm 0 .2 7 k gg 1 0 N / k g ,43m 7 kgρV 10 m 【 备选例题 】 (2020 新疆中考 )某同学将一漂浮在水面不开口的饮料罐缓慢按入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