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1鸦片战争3内容摘要:

国人民的反抗。 ⑶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备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 :相对于殖民地而言,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 半封建 :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 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 闭关锁国政策 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实行的一种政策。 并不意味着完全封闭国门,在清朝,它是指把对外交往和贸易完全置于清政府的严密监控之下。 清初,为孤立郑成功等反清力量,清政府曾两次下令实行海禁。 后来中外贸易 只留下广州一处。 并实行“公行制度”,即由专门的行商垄断对外贸易。 材料一 林则徐上道光帝折中指出: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材料二 中国禁烟运动 “给了我们 一个战争的机会 …… 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 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 ——《安德鲁 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材料 三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了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 他们满以 为打开了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就能大量销售商品,获得高额利润。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1855 年以前的十多年间,英国对华工业贸易始终在两百万英镑左右徘徊。 英国商人惊奇地发现,拥有 3. 6亿人口的中国, 1853 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 0. 75便士;而仅有 14600 人的洪都拉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 934. 5 便士,恰好是中国的 1246 倍。 他们把英国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 他们预料“中国市场的远景确是广阔的,将来它的销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