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2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内容摘要:
作用 : 促进经济竞争力提高; 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 20世纪 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二次大战后罕见的持续性的高速度增长。 在信息技术部门的带领下,美国自 1991年 4月份以来,经济增长幅度达到了 4%,而失业率却从 6%降到了 4%,通胀率也在不断下降。 如果食品和能源不计在内的话,美国 1999年的消费品通胀率只有 1. 9%,增幅为 34年来的最小伍。 这种经济现象就被人们表述为 “ 新经济 ”。 美国《 商业周刊 》 1996年底的一篇文章认为,美国目前这种 “ 新经济 ” ,其主要动力是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 “ 新经济 ” 的出现 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基础上 经济持续增长 低通货膨胀率、 低失业率并存 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淡化 思考 :“新经济 ” 的主要物征有哪些 ? 及时训练: 1 、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 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A、凡尔赛体系 B、罗斯福新政 C、法西斯体制 D、斯大林模式 二战结束后,美国迅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进入经济发展的 “ 黄金时代 ”。 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战争的良性刺激作用 D、低失业率与低通货膨胀率并存 B B “ 二战 ” 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 “ 凯恩斯主义 ” 经济思想。 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这些国家 A、积极开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B、大力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C、谋求建立经济区域集团 D、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战后。人教版历史必修2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
相关推荐
等。 比如,每个 18岁以下孩子,国家每月补贴 950瑞典克郎糖果费;国家保证每个瑞典孩子在幼儿园、十年义务教育期间拥有自己的位置,每个瑞典人可以免费接受从幼儿园到高中教育;每个人均享受近乎免费的医疗服务;残疾人的生活服务费用全部由政府负担,并提供一名专门的服务人员等。 3.均平性。 福利国家的基本目标就在于实现不同人群间最大限度的平等。 瑞典通过一系列给予年轻家庭、低收入家庭、疾病者
响 作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 局限性:国有企业普遍经营不善,效益低下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区别是 A.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适应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C.垄断资本家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 D.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 凯恩斯主义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经过两个世纪的争夺 , 英国最终战胜法国 , 到 18世纪中期 , 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这场争夺实质上反映了: A、 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的胜利 B、 先进社会制度对落后的社会制度胜利 C、 英国 “ 大陆均势 ” 政策的胜利 D、 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 英国发布 《 航海条例 》 的根本目的是 A.打击荷兰的海上贸易活动 B.与法国争夺海上霸权 C.与西班牙争夺海上霸权
指导中心在我省召开民营参与农村改水管理模式国际研讨会。 记者从研讨会上获悉,海南省获世界银行1000万美元贷款开展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项目,该项目将使46 .49万农民受益。 35美元 = 1盎司黄金 ( 克 ) —— 美国财政部长福勒 “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IFM WB 稳定秩序 恢复经济 美元中心 美国霸权
权 体现在哪里 ? 1947年 10月 日内瓦 降低 减少 实施 实现 创造 推动 •签订: •宗旨: •作用: 〓 自主学习 • 1947年,美国、中国等 23个国家签署了 《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 ,简称关贸总协定。 • 关贸总协定是一个有关关税及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 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但实际上一直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1996年改为世界贸易组织。 •
币与美元挂钩),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背景 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的召开 作用 ⑵ 消极作用: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 地位。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⑴ 积极作用: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美国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 ⑴ 目的:美国为了占领世界市场 ⑵经过: 1947年 11月讨论通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