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二次工业革命3内容摘要:
促进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和瓜分世界,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垄断资本家控制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垄断组织的利益代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 1) 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多个国家的几乎所有工业领域;新交通工具、通讯手段的使用;垄断组织成为新的生产组织形式;通过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来瓜分世界;世界经济联系大大加强 ① 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多②国际分工明显:粮食和原料生产集中于亚非拉 ;工业生产集中于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工业化国家③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艰难发展④商品输出为辅,资本输出为主 四、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 背景 内容 本质 影响 都有许多科技创造发明 都是生产技术和社会关系的变革 有些国家两次交叉进行 联系 从背景看: 上开展起来的; ; ;必要的科技积累;雄厚的资本;广阔的市场,市场的需求对科技提出新的革新要求。 从影响来看: ; ;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变革: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发展到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导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得以确立; 容。 时 间 显著标志 发 明 者 起始部门 科技含量 起源国家 生产组织 经济思想 自由主义 凯恩斯主义 社会结构 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 欧美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 世界市场 基本形成 最终形成 18’C 60’S19’C中期 19’C中后期 20’C初 蒸汽机的使用 电力、电动机和内燃机 技师和工人 科学家、工程师 棉纺织业(轻工业 ) 以重工业为主 科学与技术未真正结合 科学与技术相结合 英国 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现代工厂制确立 垄断组织、公司制产生 六、工业革命带来的启示。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二次工业革命3
相关推荐
的矛盾 发展生产力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二十年探索的风雨历程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既在 综合平衡 中 稳步前进 材料 3:“北戴河会议 …… 认为 1958年农业生产大跃进将使我国粮食产量比 1957年增产一倍以上。 …… 在 1958年生产 1070万吨钢,即在 1957年的产量 535万吨增加一倍而奋斗。 ” ——何沁 主编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 材料 4:“人民公社 ……
步。 这些‚ 高明的统治艺术 ‛ 发挥出来的实际效果就是国会通过了大量的载入立法史册的提案。 而在实践中,他形成了一种由行政官员和国会议员组成的 万能内阁。 领头羊则是他自己。 信息反馈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过程中完全都是在宪法所赋予总统的权限范围内,即使遇到强大的阻力,也没有采取什么过激手段,而是通过迂回的手段千方百计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新政的实施过程中,当行政权与司法权、立法权出现冲突时
一位生活在当时的公民,你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国情有哪些判断。 对国内主要矛盾会作出怎样的分析。 认为党和国家应如何确定下一步的工作任务。 社会主义探索 二、探索与失误( 56- 66) 失误: 正确: 中共八大 1956 “ 大跃进 ” 1958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 国民经济的调整 1960 启示一: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三年经济困难 5961 启示二
制是通过订立各种协议规定价格、划分市场、分配产量来实现的。 兼并或相互联合 控制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的产量、价格和市场 追求更多的利润 垄断组织的形成过程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 企业间竞争加剧 到一定程度 垄断组织产生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影响 形式: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垄断资本主义产生
沟把强占的农民份地 以及公有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 大批丧失土地和家园的农民成为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 者。 这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T 莫尔在 《 乌托邦 》 中,辛辣地指责这种现象是 “ 羊吃人 ”。 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 “ 珍妮纺织机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英国钟表匠阿克莱特发明的水力纺纱机 技工克隆普顿发明的骡机 瓦特 背景:
消费能力不足 股票投机掩盖 产品相对过剩 投资下降 股市崩溃 20年代产品严重过剩 贫富悬殊 虚假 “ 繁荣 ” 幻灭(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贫富差距扩大 股票投机 过度 信贷消费过度 经济 危机 生产和销售矛盾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激化 产生 激化 激化 纽约股票交易所前 当时的美国幽默小品说:‚在旅馆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