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内容摘要:
经验教训,中央领导自我批评。 ③ 1971年 , 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调整国民经济 ——1973年复苏 ④ 1975年 ,邓小平全面整顿 ——迅速回升 ⑤ 1978年底, 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束缚,完成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拨乱反正 • ( 1)原因 领导人 片面追求 经济建设的高速度,犯严重的“左”倾错误。 ( 2)表现 ①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 主要标志“四股歪风” ,即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 3) 影响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遭到严重挫伤。 出现三年困难时期 (1959—— 1961) . 原因 :① 根本 : “左”倾错误的危害 ②自然灾害的影响 ③苏联撕毁经济技术合作条约 例题: 下列图片 反映的事实 ,哪些是 真实的。 哪些是 虚假的。 当年中国出现了什么重大失误。 1958年居民将家中铁制用具送去炼钢。 出现了“大跃进”运动。 “左”倾错误的泛滥(答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强迫命令风也给分)。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2年 535万吨 9000万吨 3000万吨 1070万吨 800万吨 大跃进时期的炼钢指标 “大跃进”运动中大炼钢铁时出现 在山西省故县“小土群”的一角 农民大炼土钢时运送矿石 大跃进时在番禺“大沙地”建的“炼钢土高炉”群 “大跃进”中,番禺全县集中了约六万人炼钢。 不少农村的“风水林”,、荔枝树被砍伐烧炭作炼钢使用。 思考:大跃进运动会带来哪些危害。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农轻重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资源浪费 ,农业生产下降等 回忆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建国初土改 ——农业合作化 ——人民公社化运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大跃进涉及 生产力 方面,人民公社化涉及 生产关系 方面。 • “大跃进”的发动,反映了党不顾经济发展的 客观规律 ,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 速度。 • 人民公社的建立 违背了 生产关系的调整 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理 ; “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党在探索中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 一次严重失误。 探索中成功与失误( 1956- 1966) 失误: 正确: 中共八大 1956 “ 大跃进” 1958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 八字方针 1960 启示一: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人教版历史必修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相关推荐
分析中国民族工业的特点。 (注意:产生的特殊土壤) 特点: 资金少、 规模小、 技术力量薄弱、 行业、地域分布不平衡、 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制,举步维坚 贻来牟机器磨坊 (朱其昂) 不利因素: ( 1)先天不足(资本、技术、人才、市场和思想观念的缺乏) ( 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 ( 3)后天畸形(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不平衡
- 70年代 官僚资本性质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曾国藩与李鸿章) 福建船政局(左宗棠) 天津机器制造局(崇厚)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天津机器制造局 天津机器局 江南制造总局 安庆内军械所 福州船政局 ( 2)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70年代- 90年代 求富 时间 : 口号: 性质: 代表性企业: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 开平煤矿(李鸿章) 上海机器织布局(李鸿章)
用工业 建立近代海军 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 自 主 探 究 (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时间 : 口号: 性质: 代表性企业: 自强 60年代- 70年代 封建性质近代企业 ( 2)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70年代- 90年代 求富 时间 : 口号: 性质: 代表性企业: 资本主义性质 ( 3) 建立近代海军 北洋海军章程 北洋海军军旗 北洋海军 南洋海军 福建海军 建立近代海军 ( 4)
年战争 1756- 1763 : 夺取印度+北美加拿大、密河以东,世界霸主 18世纪英国成为 “ 日不落 ” 殖民帝国,最终确立殖民霸权地位 殖民扩张 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在欧洲转化为资本,促进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 殖民扩张的影响 ( ( 1) 对世界而言: ( 2)对殖民国家来说: ( 3) 对殖民地人民来说: 殖民扩张使世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 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 ①处在资本主义的反苏包围之中 ②经济技术落后,资金短缺 ③苏德战争爆发 ④大力加强国防 建设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农业集体化后,苏联采取提高工业品价格、降低农产品价格的方法,要农民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斯大林称之为这是农民为工业化额外交纳的 “ 贡税 ”。 这一政策造成的严重后果是( )。 A.苏联工业化成就显著 B.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
共工程 罗斯福新政 复兴工业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整顿银行,恢复信用,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通过工业复兴法,限制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防止盲目竞争。 压缩产量、稳定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调整 农业政策 积极推行“以工代赈” 兴办公共工程,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核心) 项 目 具 体 内 容 遭遇经济不景气而骨瘦如柴的人获得免费的面包和汤。 1935年 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