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3新时期的理论探索4内容摘要:

” ,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 1992年 1月 18日至 2月 21日, 88岁高龄的邓小平在家人和有关人员陪同下,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回到北京后,他又视察了首钢。 邓小平在南方各地巡视,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称为 “ 南方谈话 ”。 “ 南方谈话 ” 回答了当时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些重大认识问题。 ( 1)内容: 对 社会主义本质 的新概括 : “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 三个有利于 ” 标准的新概括 : “ 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成熟并形成体系: ( 1)内容: ( 2)根本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 南方谈话 ” 把邓小平理论提到了新高度,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 3)意义: “ 南方谈话 ” 标志着邓小平理论 成熟并形成体系。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最终形成并写入党章 : 1992年中共 “ 十四大 ” ,提出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中共 “ 十五大 ” ,将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 小结:邓小平理论形成阶段 (四次会议和一次南巡) 过程 主要理论 提出 1982年中共十二大 初步形成 1987年中共十三大 成熟并成体系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体系完整 1992年中共十四大 最终形成 结论: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特色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初级论(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 本质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目标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中共十五大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上: 指导思想: 建设道路: 社会发展阶段: 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的本质: 判断工作是非的标准: 经济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