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3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内容摘要:
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民族解放运动持续高涨,国际关系日趋紧张,世界局势危机四伏。 面对这场经济危机怎么办 ? 各国垄断资产阶级为了摆脱危机,千方百计寻找出路: 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暂时缓和了危机,而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成为欧亚战争策源地。 大增 工业生产下降 对外贸易缩减 失业人数 工人斗争情况 资本主义世界 1/ 3 以上 2/ 3 3000 万以上 美国 31 . 5% 70% 1700 万 1929 1933 年罢工4900 次 德国 40% 70% 600 万 1930 1932 年罢工1000 多次 日本 32 . 5% 50% 300 万 1931 年罢工 24 1 5 次 意大利 33 . 1% 100 万 工人罢工频繁 经济危机 导致 政治危机 罗斯福新政 保持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法西斯化 德国人的圣经 金金金 二、希特勒的上台和德国的扩军备战 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梦想 第一,缺乏民主传统,同时具有军国主义传统。 从历史上来看,德国长期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 1871年,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开始走上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道路,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魏玛共和国只是德国战败后成立的一个民主制度不健全的共和国,基础薄弱。 第二,德国战败后,协约国强加给德国的制裁性的 《 凡尔赛和约 》 ,激发了德国的民族复仇情绪。 1.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 ① 历史原因: ② 现实原因: 19291933危机中的德国 工业生产下降 40% 农业下降 30% 进出口下降 %和 % 失业工人占 1/3。 约 600万人 经济危机的打击是现实原因。 德国在一战中战败,经济几乎完全崩溃。 只是依靠美英对它的贷款和援助,才使经济在 20年代得到逐步的恢复和发展。 正因为接受了美国的大量贷款,从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几乎立刻就波及到了德国。 危机对德国的打击非常沉重。 社会矛盾激化,工农运动此起彼伏,仅1930年就发生了 366次罢工斗争,参加罢工人数达24. 49万人。 德国共产党的影响大增;而魏玛政府软弱无能。 垄断资产阶级感到利用旧的资产阶级议会政治已经无力继续维持自己的统治,于是逐渐倾向于建立一个独裁的强权政府,这就为纳粹党人夺取政权创造了条件。 ② 现实原因: 纳粹党是 “ 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 ” 的德文简称。 该党原是德国巴伐。人教版历史选修3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相关推荐
”红军 欧美各国忙于应付危机,无暇东顾 ⑵ “ 二二六 ” 政变,建立完全听命于军部的内阁,初步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 ⒊ 特点: 以军部为首 ⒋ 影响: 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华盛顿体系的崩溃,世界走向了战争。 [探究 ] 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有何异同。 P48学思之窗 ( 1)历史传统的影响不同:(历史原因) 美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比较健全完善。 德国封建残余浓厚,缺乏深厚的民主政治基础。
• ①历史传统:两国长期以来是君主制的国家,都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缺乏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传统; • ②不利的国际地位: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要求摆脱或修改体系 • ③利用时机相同。 30年代经济大危机为两国法西斯势力扩张提供了条件。 两国法西斯都利用经济、政治危机,乘机扩张势力,进而夺取政权。 • ④支持力量:都获得了本国垄断资产阶级和军队的支持。 不同点:
能力。 处于声望颠峰时期的希特勒 巴黎和会刚刚结束,德国就喊出了 “ 打倒凡尔赛和约 ” 的口号。 1933年 1月,希特勒以最大政党领袖身份出任德国总理。 从此,希特勒便开始推行他的复仇计划。 他发誓要 对 《 凡尔赛条约 》确定的欧洲政治新秩序作一个彻底的修订, “ 打垮西方强国的优越地位, 使德意志民族获得发展空间。 ” 希特勒 是如何实践其诺言的。 他给德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带来了什么 ?
动因素。 政治上的腐朽专制统治则是新思想反对斗争的目标,近代民主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壮大,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与君主的个人独裁,资产阶级思想家为保护本阶级的利益,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和个人独裁等。 2 年经典 1.( 2020年福州模拟 ) 材料一 …… 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 , 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 ,
本家盲目扩大再生产,更加激化了产销矛盾 ③ 股票投机严重,增加了金融市场不稳定,股票市场的崩溃成为导火线 $ 1000万 $ 1000万 $ 5000万 100万股 $ 10 $ 50 $ 1000万 $ 10 100万股 $100万 $ 1 我破产了 ! 不想活了 ! 1929年初,新总统胡佛在就职演说中宣称 :“ 我们对国家的未来毫不忧虑,它光辉灿烂,充满希望。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
”的伪装下,积极扶植新的代理人,作为它们统治中国、保护白己在华利益的工具。 列强的“严守中立” 教训 :①必须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②必须有坚强正确的革命政党。 ③必须联合广大的农民,解决土地问题。 ④ 必须 建立一支人民的军队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⑤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原因和教训 衡量革命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