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3海湾战争2内容摘要:
界上的比率越来越小, 1981年占 5. 4%,80年代末 90年代初大约只有 %左右。 材料三:美国总统布什:“如果世界富饶的石油储量落入萨达姆之手,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生活、我们自己的自由和世界各地友好的国家的自由都将蒙损失。 ” “海湾战争是冷战后文明间发生的第一场资源战争。 最关键的问题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将由依靠西方军事力量保护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长国政府控制,还是由有能力并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对西方的独立的反西方政权的控制。 西方未能推翻萨达姆 侯赛因,却获得了某种使海湾国家在安全上依赖西方的胜利。 战争之前,伊朗、伊拉克、海湾合作委员会和美国曾为获取对海湾地区的影响展开了竞争。 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 ” ——[美 ]塞缪尔 享廷顿: 《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 伊拉克地处海湾的心脏,是波斯湾南北两翼的结合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美国控制了伊拉克,就有利于从南北两翼控制整个海湾地区。 [历史回放 ] 海湾危机发生后,中国政府明确反对伊拉克的侵略行为,要求伊拉克无条件撤军,恢复科威特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但在对联合国安理会第 678号决议表决时,中国投了弃权票。 表明了中国政府的什么态度。 中国政府要求伊拉克无条件撤军,但反对大国干预,希望海湾国家通过和平方式,自行或借助联合国的帮助解决危机。 二、阻止伊拉克侵略的努力( ) 各方努力或态度 一、伊拉克。人教版历史选修3海湾战争2
相关推荐
西方国家从海湾地区进口的石油占其国内石油总消耗的比重分别为:日本 64%、法国 35%、意大利 32%、英国 14%、美国 11%、联邦德国 9%。 —— 人教版《战争与和平》 我国与苏联几十年的争霸就要一见分晓了。 越南战争持续了 14年,用兵 55万,美军死亡、失踪 58209人;海湾战争用兵 44万, 43天解决战斗,美军阵亡 146人。 美国可以和 “ 越南战争综合症 ” 说再见。
00 美国 100 世界其他地区 100 —— [美 ]保罗 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英国德国法国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921年 西欧各国工业生产指数 (以 1913年为 100) 55 英国 德国 法国 战前: 欧洲的海外题投资额每年高达 镑, 1913年世界制成品出口的 60%来自欧洲的英法德三国。 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 战后:
: 1918年 3月苏俄与同盟国签定 《 布列斯特和约 》 ② 中国参战: 1917年 北洋政府 向同盟国宣战 中国的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鼓舞了深陷战争泥潭、死伤惨重的协约国各方。 法国 福煦 x249。 元帅甚至说, ” 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劳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代武器的炮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形。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过程 大战的第三阶段(战争后期): 19171918年 【
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 苏联加强控制朝鲜,日本乘机发展 : : ② 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支援了朝鲜人民的正 义事业,提高了中国国际威望 ③ 建立了一支较为现代化的海陆空军和其他各兵 种的国防军,并取得了对美国作战的经验。 ④ 中美长期敌对,失去解决台湾的有利时机。 : 加剧两极对峙 ① 巩固了苏联对北朝鲜的控制; ②有利于苏联在远东地区与美国对抗。 ① 军国主义回潮; ②刺激经济的发展
,埃及总统萨达特访问耶路萨冷 ② 1978 年,美、埃、以签署 《 戴维营协议 》 ③ 1989年,以色列将占领的埃及土地全部归还 ( 1)埃、以和解 ( 2) 巴、以和解 巴解组织提出 “ 以土地换和平 ” ——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 中东和平进程的曲折 1995年,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 “路线图计划”陷入困境 巴勒斯坦内部“以暴抗暴”的活动和以色列 “以暴制暴”的军事镇压。 拉宾 :我是个军人
③ 1981年,埃以建交 ( 1)埃、以和解 ( 2) 巴、以和解 巴解组织提出 “ 以土地换和平 ” ——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 中东和平进程的曲折 ① 最主要的是耶路撒冷问题; ②其次是有关犹太定居点问题; ③ 1995年 11月,拉宾总理遇刺身亡,中东和平进程遭受重挫。 中东问题的启示 ( 1)只有通过政治途径 ,用和平的方式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 2)外界调解是需要的,但要全面、公正、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