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3第一次世界大战2内容摘要:

: 1918年 3月苏俄与同盟国签定 《 布列斯特和约 》 ② 中国参战: 1917年 北洋政府 向同盟国宣战 中国的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鼓舞了深陷战争泥潭、死伤惨重的协约国各方。 法国 福煦 x249。 元帅甚至说, ” 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劳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代武器的炮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形。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过程 大战的第三阶段(战争后期): 19171918年 【 同盟国集团的崩溃 】 ① 德国西线进攻( 4次) :1918年 3月至 7月 失败 ②协约国的反攻 ③ 德国投降 1918年 11月 11日 德国签署停战协定, 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成立最高军事委员会 (福煦 ) 后期第一次大规模反攻 (第二次马恩河战役 ) 全线出击、突破 “ 兴登堡防线 ” 材料一: P16【 学思之窗 】 —[英]杰弗里 帕克 《 剑桥战争史 》 根据材料并结合今天所学知识,说说同盟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同盟国和协约国力量对比 世界制造业产量: 德奥占 %英法俄占 陆军人数: 德奥达 636万英法俄三国达 873万 战争后备力量: 同盟四国人口为 ,英法俄和意大利人口达。 所利用资源: 同盟国只有本国及被占有国的资源。 协约国能利用殖半殖的资源,利于长期作战。 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 同盟国失败的原因 ⑴ 经济 : 德奥集团 经济 实力处于 劣势。 协约国集团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都占优势 ⑵ 军事: ⑶ 国内: 同盟国 内部矛盾 尖锐,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⑷ 国际: 国际力量对比不利 于 同盟国 军事 战略失误 ,“施里芬计划 ”过 低估计对手实力 ① 奥匈帝国出现民族独立运动,导致帝国解体;② 德国爆发 “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 意大利 倒戈( 参加协约国 ); 美、日、中 等 中立国参战,增加了协约国实力 主要原因 同盟国失败的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