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4一代雄师拿破仑4内容摘要:
歌 滑铁卢之战 1815年 法军战败,拿破仑统治结束 问题 1:拿破伦的对外战争具有多重性质,如何分析。 ① 一方面前期对外战争捍卫了大革命的成果,将大革命成果不同程度地推广到大军所到之处,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极大地动摇了欧洲封建势力。 ② 同时,为了他个人及他代表的大资产阶级集团的利益而与欧洲强国进行的战争,又具有 争霸 的性质。 ③ 他对欧洲一些弱小国家和民族的战争,对民族反抗的镇压,又带有 侵略 的性质。 而两者都利用了大革命动员起来的法国民众的革命热情,但它牺牲了法国利益,也埋下了失败的 隐患。 对拿破仑战争的评价 ① 革命性 :抗击反法联盟 ②争霸性:与英俄 ③侵略奴役性:对埃、西等 性质 作用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① 捍卫革命成果 ② 传播资产阶级思想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瓦解封建生产方式,加快封建制度的解体 奴役、侵略,引起反抗,导致帝国解体。 四、走向末日 变化 (前期和后期) 1) 1806年,颁布“大陆封锁令”(影响:双刃剑) 2) 1812年 进攻俄国,失败,帝国 转折点 3) 1813年 莱比锡大会战, 兵败 4) 1814年 退位,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 5) 1815年 逃离厄岛,“百日”政权; 6) 1815年 滑铁卢 战役再败,再次流放至南大西洋的 圣赫勒拿岛。 7) 1821年 病逝 问题 你认为拿破仑最后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根本原因 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力量大于资本主义势力 ① 推行的霸权政策使他同时要在两个战场作战 (既同封建欧洲国家和英国资产阶级。 也要同附庸国 、 占领国人民作战,从而大大削弱了他抵御欧洲武装进攻的力量) ②法国连年战争,使法国陷入危机,在四分之一世纪里被战争害得筋疲力尽的法国人民中间出现了普遍的厌战情绪,国内人民厌战 主要原因: 具体原因 : 滑铁卢战役拿破仑寡不敌众失败 问题:有人说,莱比锡之战实际上是欧洲大陆上各民族的“民族之战”。 你如何理解这一说法。 拿破仑对欧洲各国发动战争,在捍卫法国革命成果具有 革命性 的同时,也具有 争霸 和 侵略 性质。 在对外战争的过程中,肆意践踏弱小民族的民族主权,违背了民族独立自决原则。 在法兰西帝国势力鼎盛时期,弱小民族无法撼动拿破仑大军;当拿破仑远征俄国惨败时,欧洲各民族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希望,积蓄的民族力量必然总爆发,因此这一战被当做 决定欧洲各民族未来命运 ——是屈从于拿破仑军事统治还是获得民族自决的关键之战。 列举拿破仑的政治活动 1769年 1779年 1784年 1785年 1793年 1795年 1796年 1798年 1799年 1802年 1804年 1805年 1806年 1810年 1812年 1813年 1814年。人教版历史选修4一代雄师拿破仑4
相关推荐
物被安排在圣伯纳山口积雪的陡坡上,阴沉的天空、奇险的地势加强了作品的英雄主义气势,拿破仑红色的斗篷使画面辉煌激昂。 年轻的拿破仑手指向高高的山峰,骑在一匹直立的烈马背上。 据说,当时拿破仑要求画家表现他“镇定自如地骑在一匹烈马上”,以渲染“拿破仑的英雄气概和史诗般的阿尔卑斯山远征”。 “军事天才 ” 拿破仑 波拿巴 一、崭露头角( 1793—1799) 二、雾月政变与第一执政(
③ 1805年 粉碎第三次反法同盟(俄、英、奥) ④ 1806粉碎第四次反法同盟, 重创普鲁士。 ⑤ 1810粉碎第五次反法同盟, 奥地利公主嫁给拿 破仑, 至此, —— 拿破仑控制了除英、俄外的几 乎整个欧洲,登上欧洲大陆霸主宝座。 (一)前期作战: ———— 连克强敌 ; 三、对外战争 (一)前期作战: ———— 连克强敌; : 打破欧洲各国对法国革命的干涉,捍卫国 家主权。 :
圣赫勒拿岛。 7) 1821年 病逝 三 .拿破仑一世改造法国 成立 ( 1804年 12月,性质) (对内) ① 用人上 ②宗教上 ③政治上 ④经济上 ⑤军事上 ⑥法律上 民法典 ( 《 拿破仑法典 》 ) 拿破仑晚年说过:“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 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 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 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 • 第 544条
无论是侵略朝鲜还是侵略越南,都是二战 后美国在全球推行遏制共产主义,实行霸权政 策的表现。 这就是越战发生的国际背景。 中国已经成为共产主义国家,不能再让越南 成为共产主义国家。 —— 美国越战纪念碑 二战后美国的总体战略是对苏冷战,东亚 “ 热战 ” 是冷战的补偿,是冷战的产物,是冷 战中的热战。 : 1961年肯尼迪在南越推行 “ 特种战争 ” : 1965年 “ 北部湾
越南共和国都把它看作对方的蓄意攻击,并做出了强硬反应。 越南人民军和越南反政府武装 •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对多处美国军事基地发动了恐怖袭击。 美国国会于 1964年 8月 7日通过北部湾决议案,授权总统以他的判断动用包含武装力量在内的一切行为来应付此事件。 这事实上给予了美国总统林登 •约翰逊在不经宣战的情况下发动战争的权力,而他个人虽然一开始并不愿意派兵参战
,这些工事正好设置在苏台德区。 根据材料 3,概括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原因。 经济发达 军力较强 战略地位重要 张伯伦 达拉第 希特勒 墨索里尼 绥靖政策的顶峰 祭坛上的牺牲品 德国 莱茵区 捷克 斯洛伐克 奥地利 德国通过电话就接管了奥地利;该事件在国际联盟中竟未被提起 1938年 9月英、法、德、意通过慕尼黑协定强行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 第二年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慕 尼 黑 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