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4一代雄师拿破仑4内容摘要:

歌 滑铁卢之战 1815年 法军战败,拿破仑统治结束 问题 1:拿破伦的对外战争具有多重性质,如何分析。 ① 一方面前期对外战争捍卫了大革命的成果,将大革命成果不同程度地推广到大军所到之处,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极大地动摇了欧洲封建势力。 ② 同时,为了他个人及他代表的大资产阶级集团的利益而与欧洲强国进行的战争,又具有 争霸 的性质。 ③ 他对欧洲一些弱小国家和民族的战争,对民族反抗的镇压,又带有 侵略 的性质。 而两者都利用了大革命动员起来的法国民众的革命热情,但它牺牲了法国利益,也埋下了失败的 隐患。 对拿破仑战争的评价 ① 革命性 :抗击反法联盟 ②争霸性:与英俄 ③侵略奴役性:对埃、西等 性质 作用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① 捍卫革命成果 ② 传播资产阶级思想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瓦解封建生产方式,加快封建制度的解体 奴役、侵略,引起反抗,导致帝国解体。 四、走向末日 变化 (前期和后期) 1) 1806年,颁布“大陆封锁令”(影响:双刃剑) 2) 1812年 进攻俄国,失败,帝国 转折点 3) 1813年 莱比锡大会战, 兵败 4) 1814年 退位,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 5) 1815年 逃离厄岛,“百日”政权; 6) 1815年 滑铁卢 战役再败,再次流放至南大西洋的 圣赫勒拿岛。 7) 1821年 病逝 问题 你认为拿破仑最后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根本原因 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力量大于资本主义势力 ① 推行的霸权政策使他同时要在两个战场作战 (既同封建欧洲国家和英国资产阶级。 也要同附庸国 、 占领国人民作战,从而大大削弱了他抵御欧洲武装进攻的力量) ②法国连年战争,使法国陷入危机,在四分之一世纪里被战争害得筋疲力尽的法国人民中间出现了普遍的厌战情绪,国内人民厌战 主要原因: 具体原因 : 滑铁卢战役拿破仑寡不敌众失败 问题:有人说,莱比锡之战实际上是欧洲大陆上各民族的“民族之战”。 你如何理解这一说法。 拿破仑对欧洲各国发动战争,在捍卫法国革命成果具有 革命性 的同时,也具有 争霸 和 侵略 性质。 在对外战争的过程中,肆意践踏弱小民族的民族主权,违背了民族独立自决原则。 在法兰西帝国势力鼎盛时期,弱小民族无法撼动拿破仑大军;当拿破仑远征俄国惨败时,欧洲各民族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希望,积蓄的民族力量必然总爆发,因此这一战被当做 决定欧洲各民族未来命运 ——是屈从于拿破仑军事统治还是获得民族自决的关键之战。 列举拿破仑的政治活动 1769年 1779年 1784年 1785年 1793年 1795年 1796年 1798年 1799年 1802年 1804年 1805年 1806年 1810年 1812年 1813年 1814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