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内容摘要:
大气水平运动 地面冷热不均 大气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 产生气压差异 总结: 热力环流 日常生活中的事例: 海陆风: 海洋与陆地之间形成的小型 热力环流 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的小型 热力环流 城市风: B B 返回 知识迁移:分析以下材料 : 资料 青岛的市民说,青岛一般白天感到空气潮湿,夜晚感到空气比较干爽。 为什么。 资料 三国时期,诸葛亮于农历 6月的一天,在葫芦峪设下伏兵,打算用火攻全歼司马懿。 这一天,晴空万里暑热难耐,真乃火攻之良机。 诸葛亮依计将司马懿之众诱入谷中 …… 然而,正当大火冲天,司马懿全军行将覆灭之时,一场大雨不期而至,大雨浇灭了诸葛亮扶汉。人教版地理必修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
相关推荐
吸收 地 面 吸 收 大气辐射 大气逆辐射 2、大气的放热及作用 地 面 辐 射 玻璃温室 大气作用 保温作用 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 月球 夜间由于没有大气的保温效应,月球表面辐射强烈,月面温度骤降,气温很低 白天,大气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不会太高 夜间,地面辐射绝大部分热量又被大气逆辐射还给地面,使气温不致降得过低 白天,由于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7千米; 5150km 8 地壳、岩石圈、软流层、地幔(上、下)、地核(外、内)的深度范围。 岩石圈和地壳的范围是否一致。 特别提醒: 岩石圈 ≠ 地壳 岩石圈 = 地壳 +上地幔顶部 9 10 圈层名称 深度( Km) 特征 平均 17 900 2900 5000 6370 ①固态 ②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 液态 , 横波不能通过 地壳 地幔 地核 上地幔 下 地幔 外核 内核 总结: ①
— 内部圈层的特殊圈层 ■ 地壳的厚度 ■ 组成地壳的元素 大陆地壳 : 双层 大洋地壳: 单层 莫霍界面 上层: 硅铝层 下层: 硅镁层 地幔 地壳 规律 —— 地表大范围海拔越高 ,地壳越厚。 海拔越低 ,地壳越薄 .全球平均 17千米 读“地壳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地壳中的主要元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说明了物质状态可能发生了变化。 固体 液体 固体 地球内部三个圈层的划分 :地壳 、 地幔、地核 展示“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表格 ” 地壳 :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是岩石圈的一部分。 厚度不均 ,大洋部分薄 ,大陆部分厚。 地幔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 ,这里可能为岩浆的主要源地 地核 :温度、压力和密度很大。 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核 地核 外核 内核 地幔 地壳
加剧自然灾害 气候变化对地表大气环流和水循环产生影响,会导致暴雨、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有所增加 导致原有生态系统改变 气候变化会使动物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将导致大量物种灭绝 对生产领域产生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品种、耕作方式农业生产稳定性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另外,气候变化还对沿海地区的聚落、基础设施产生不利影响 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