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7内容摘要:
可以让学生先在头脑中实验,提前思考实验顺序和注意事项;保证操作地顺利进行。 ( 2)和已学实验进行对比,使学生很好地应用了比较法,且有助于加深记忆。 ( 3)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可拿出来让全班同学参与解决,比如:“有的同学先松手,再开打点计时器电源,有的同学反之,哪种好。 为什么。 ”这样让学生参与讨论,调动学生 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选择纸带,并选好计数点,计算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填入表格。 教师活动:①让学生思考,面对打出的纸带如何研究小车的运动。 ②引导学生学会计算各点瞬时速度的方法和表格处理方法。 学生活动:①得到纸带上点的速度就代表物体运动速度这个结论。 ②用近似法计算各点瞬时速度,并填入表格,有待观察。 点评: ( 1)在“为什么要计算各点瞬时速度”这个问题,要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 2)各点瞬时速度的计算虽然是已学内容,但牵扯到学生的计算能力及方法的理解,所以仍是一难点 ,不容忽视。 由上述数据表格猜想出小车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教师活动: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一一列举学生的各种想法,了解学生猜想的原因,进行总结与点评,纠正盲目的瞎想。 学生活动:大胆猜想,回答猜想原因,阐述猜想思路。 点评: ( 1)以上活动可以说是实验的精华之一,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关键之举。 但应注意,猜想也有学问,要让猜想尽可能正确,就得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和自己积累的经验来寻找答案,否则正确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 2)通过学生回答,可以掌握学生思维习惯,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可以达到知此知彼,对症下药。 学生独立寻找直观地体现规律的方法:图象法。 教师活动:提出体现物理规律的两种方法: 公式法; 图象法,得出图象法的直观优越性。 学生活动:回答方法,并掌握图象法的直观优越性。 点评: ( 1)用图象法来处理物理问题,探究物理规律,在物理学中是比较常用的,也是非常重。人教版必修一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7
相关推荐
速直线运动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 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 匀加速--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 图像向上倾斜 匀减速--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
1+s2= 活动二 机场跑道为 2500m,喷气式飞机以恒定的加速度a=,当速率达 95m/s 可升空 ,假定飞机在到达此速率时就因故要停止飞行 ,设计出的喷气式飞机的制动系统至少要能产生多大的加速度。 学生活动 =952/2 =1289m S2=ss1=1211m a2= 1. 巩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2. 注重物理情景过程的分析,而不是盲目的带公式 3. 学会多角度来解决同一问题 活动三
v2t1= sAB① v2= 2 a1sAB② 对 BC 段v2t2= sBC③ v2= 2 a2sBC④ 又 ∵ t1+ t2= t 总 ⑤ 由 ①②③④⑤ 代入数据得: a1= /s2 a2=13m /s2 • 点评: 该题为单一物体多过程的计算,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分析每一过程特征,选用恰当规律列式,再结合过程间牵连关系综合求解. • 汽车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随着车辆的增多
当改变 , 以保证满足以 6组数据的要求 . 因为不管长木板是平放还是与水平面有一定的夹角 , 小车的运动性质不会改变 , 只是速度变化的快慢不同了 . • 点评: 长木板与水平面有一定的夹角,只是改变了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角度变大,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变大 . • (1)表格法 • ① 从几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 ,舍掉开始一些比较密集的点 , 在后面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 ,
试验小车、细绳、带滑轮长木板、钩码、 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导线、纸带、复写纸、刻度尺 实验步骤应该如何安排。 ⑴ 木板平放,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连接好电路 ⑵ 穿纸带;挂钩码。 ⑶ 先接通电源,然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完一条后立即关闭电源。 ⑷ 换纸带,加钩码,再做二次 . ( 5)选择比较理想的纸带 ,确定测量点 . ( 6)将测得的位移和对应时刻填入表格中 .
条纸带中选择出一条合适的纸带进行研究呢。 生: 当然是选点迹清晰的了。 师: 回答不错。 当然是选择点迹清晰的。 那大家现在就从各自的纸带中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 (等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因为几乎不可能有一条纸带上的点都很清晰,特点是开始的几个点) 生: 老师。 每条纸带都不算清晰,特别是前面的几个点基本看不清。 师: 那怎么办呢。 是不是每条纸带的前几个点都不清晰啊。 生: 是啊。 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