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地理必修2城市化1内容摘要:

染的 ________和 ________,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 ________保持协调,建立一种 _________。 环境污染 节能建筑 绿色交通 自然景观 良性循环 思考 我国现阶段,许多城市出现了各种各样的 “城市病 ”,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 思考 提示 】 模的无限扩大,使得环境恶化,而乡村基础设施的健全和交通的发展,在有些地区,使得城市人口不断向农村迁移。 ,其根源在于城市化速度超过了经济发展速度,造成城市畸形发展。 教材深化透析 一、教材 P34活动 城市化 阶段 水平 发展速度 地域扩 展趋势 常见的问题 初期 阶段 25%~30% 以下,低 缓慢 缓慢 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 中期 阶段 30%~70%, 较高 迅速 快 交通拥挤、环境恶 化、住房紧张等 后期 阶段 70%以上, 高 缓慢, 甚至停滞 继续 增大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 二、教材 P37活动。 ;使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提高城市绿化程度;提高城市居民的绿化意识;分散大城市职能等。 三、教材 P38活动 a模式优点是可以净化从郊区流入城市的空气;缺点是无法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城市中心污染物不易扩散,尤其是遇到大气稳定少动时更是如此。 b模式优点是在 a模式基础上,绿地向城市中心延伸,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缺点是城市中心地区其他用地面积比重大,向城市中心延伸的绿地在调节、净化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有限。 c模式优点是在 b模式基础上,绿地在城市中心形成网状,进一步减弱了城市热岛效应。 而且由于绿地从城市边缘延伸到中心地区,使空气流动较通畅,有利于降低城市的大气污染。 缺点是城市中心地租高的地区,土地利用率降低。 针对三种城市绿地系统模式的缺点,提出改进意见,合理即可。 应用提升 选择。 如图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 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 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