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地理必修3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ppt复习课件内容摘要:
年江苏卷 )图 4- 2- 14 为我国某地区农业 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 读图回答 (1)~ (2)题。 图 4- 2- 14 ) (1)① 、②、③、④、⑤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 ( A.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 B.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 C.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 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 【 答案 】 D (2)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 ) B.集约化程度低 D.科技水平低 A.小农经营 C.商品率高 【 答案 】 C 【 真题 3】 (2020 年福建卷 )图 4- 2- 15 示意我国东部主要 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 完成 (1)~ (2)题。 图 4- 2- 15 (1)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 答案 】 B 点拨: 本 题抓住石化基地的两个区位条件,一 个是市场,相对来讲东南沿海两个和京津唐地区的市场相对广 阔,再有从资源角度考虑,京津唐和东北地区的相对资源比东 南沿海丰富,综合考虑,京津唐地区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 (2)④ 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 ( ) A.石油开采 C.海岛旅游开发 B.核电站建设 D.港口建设 【 答案 】 D 点拨: 本题抓住境外石化产业转。新人教版地理必修3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ppt复习课件
相关推荐
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思路点拨 区域优势 山西的区域经济发展 煤炭资源丰富 探究二: 阅读相关材料分析下列问题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煤海上的山西 山西省三分之一的地下埋藏着煤 , 世界第一产煤国 —— 中国的煤有四分之一来自这里。 从手工采煤的小煤窑 , 到现代机械化大煤矿乃至世界最先进的露天煤矿 , 今天的山西浓缩了中国近一多世纪以来的采煤历史。
土质疏松,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气候干旱,促进土地荒漠化进程。 二、荒漠化的成因 荒漠化 90%以上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引起的: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水资源利用不当 工程建设 过度放牧 : 以高原为主,周围有高大山脉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 P 37活动 :地处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气温日较差大 :河流多为内流河,水量少 :植被稀疏
降 水 少 以下 200 mm以上 多 距海远近 远 近 载 畜 量 小 大 自然景观 沙漠、戈壁 荒漠草原、草原 干旱地区 干 旱 半干旱 农业特色 绿洲农牧业 草原畜牧业、灌溉农业 【 教师总结 】 地表水贫乏、植被稀少、大风日数多 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 ※ 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干旱和气候异常 完成 P17活动 完成 P17思考题 三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
能源,这种能源的主要优点是 • • ( 3) 70年代后期,美国能源消费中石油的比例有所下降,而煤炭的比例有明显的上升,试简要分析其原因: 煤炭 石油 石油 热量高、运输方便 石油消费量大,价格上升 美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图 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 多条铁路线经过 • 京包线\石太线\太焦线\大秦线\神黄线
解的基础上 , 建立区位问题的知识框架 , 形成区位问题的一般理论体系。 • 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交通运输、政策、市场、科技等。 在复习时,可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认识农业的区位因素,如海南成为北方的反季节蔬菜基地,其区位因素首先从绝对区位考虑,它处在低纬度热带范围。 其次,在这样独特位置的条件下,分析相对区位: • 自然各因素 (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生物 )和社会经济各因素
位 GDP 能耗变化的 趋势,并分析单位 GDP 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 (2)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结合西南地区能源资源 优势,说明该市今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 【 答案 】 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的比重较低。 增加水电、天然气的比重,降低煤的比重。 【 答案 】 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单位 GDP 能耗呈下降 趋势。 原因:天然气、水电所占能源比重提高,其价格便宜。 【 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