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政治选修2专题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3内容摘要:

提 , 但商品生产的命运 , 最终是 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的。 ② 存在的范 围:毛泽东提出有些生产资料也是商品的论 断,突破了斯大林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只有 生活资料是商品、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认识。 ( 3)价值规律是一所伟大学校。 毛泽东一方面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价值规律 对生产不起决定性调节作用;另一方面主张在限 制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的前提下,运用价值规律 管理经济,进行经济核算。 演练知能提升 早餐一块黑面包、几块糖、一杯豆咖 啡,午餐和晚餐加一两碟菜,这是 1921年实施 新经济政策以前,苏俄政府提供给国际友人的 最高饮食待遇。 当时苏俄人民的生活水平就更 低了。 视点二 1921年五一劳动节到来时,人们再也 抑制不住实施新经济政策以来的喜悦心情,纷 纷走出家门,上街狂欢。 视点三 1921年苏俄大旱, 1922年国民经济逐 步恢复,自 1923年开始整个国民经济走上快速 发展的轨道。 ( 1)视点一和视点二、三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 ( 2)三个视点中所提及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有哪些重大意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新经济政策的认识。 第 ( 1) 问从三个不同角度阐述了新经济政策实施前 后苏俄的经济状况。 第 ( 2) 问可从工农联盟的巩 固 、 国民经济的恢复以及对苏俄走向社会主义道 路所产生的影响等角度去分析。 答案 ( 1)视点一说明实施新经济政策前,人民 生活水平低,人民不满意,生产积极性也调动不 起来;视点二反映新经济政策实施后,人民情绪 高涨;视点三反映尽管遭遇干旱,但国民经济依 然快速发展的事实。 ( 2)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①巩固 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②恢复了国民 经济,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③找到了一条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 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材料二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 经济。 ( 1)材料一与材料二,各有什么背景。 ( 2)材料一与材料二有哪些相似之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