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3-1选修三15电势差4内容摘要:
- 9C正电荷从 A点移到 B点,静电力做功 10- 7J。 再把这个电荷从 B点移到 C点,克服静电力做功 10- 7J。 ⑴ A、 B、 C三点中哪点电势最高。 哪点电势最低。 ⑵ A、 B间, B、 C间的电势差各是多大。 ⑶把- 10- 9C的电荷从 A点移到 C点,静电力做多少功。 三、电势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问题 1: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是否一定高。 反之又如何呢。 E大处 φ 一定高 E大处 φ 一定低 E大处 φ 不一定高; φ 高处 E也不一定大 问题 2: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一定为零吗。 反之又如何呢。 (若规定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 ) .O 对 O点: E=0, φ ≠0 .O 对 O点: φ =0, E ≠0 E为零处 φ 不一定为零, φ 为零处 E不一定为零 结论: 如图:表示某一匀强电场的等势面和电场线。 沿场强方向 把正电荷 q由 A点移动到 B点 ,设 A、 B两点间的距离为 d,电势差为 U,场强为 E。 则电场力所做的功: 从力的角度:W = Fd = qEd。新课标人教版3-1选修三15电势差4
相关推荐
这比值定义为电势差。 定义: 电荷 q在电场力作用下由 A点移到另一点 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 WAB与 电荷量 q的比值,叫A、 B两点之间的电势差 UAB。 定义式: ★问题: 这是采用什么方法定义的。 ☆答:比值定义法 ★问题: 由什么决定。 是否与 、 q有关。 ☆答: 仅由电荷移动的两位置 A、 B决定,与所经路径, 、 q均无关。 这些也可由比值定义法定义概念的共性规律中得到 .
如图所示:表 示某一匀强电场的等势面和电场线。 沿场强方向把正电 荷 q 由 A 点移动到 B点 ,设 A、 B两点间的距离为 d,电势差为 U,场强为 E。 ★问题:电场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分析: 由功的定义和电场强度的定义可知: W=Fd=qEd 由电势差定义可知 综合上式得到 U=Ed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播 ☆结论:匀强电场中两点之间的电势差等于电场强度与这两点沿电场方向的距离的乘积。
与这两点沿电场方向的距离的乖积 ◎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P26问题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也可以写做: dUE AB 它的意义为:在 匀强电场中, 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两点间的电势差与两点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的比值。 ◎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P27问题 注意: ( 1)上式的适用条件:匀强电场; ( 2) d 为匀强电场中两点 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 (等势面间的距离)。 ( 3)电场强度与电势无直接关系
势也为 0)则 A点电势为8V, M点电势为 6V , N点电势为 2V, M、 N两点间电势差为多少。 如果改为 A板接地, B板电势多大。 M、 N两点电势各多大。 M、 N两点间电势差多大。 例题 + + + + + M N 例题 在电场中把 10- 9C正电荷从 A点移到 B点,
PBPAAB EEW 由电势能与电势的关系qEP可得: APA qE ; BPB qE 所以: )( BAAB qW 即 BAAB qUW 或 qBWU ABA 讨论: UAB由什么决定。 由 WAB、 q决定吗。 WAB由 q、 UAB决定吗。 [学生答] UAB仅由电荷移动的两位置 A、 B决定,与所经路径, WAB、 q均无关,但可由
,其中 d是 A、 B板间的距离. • 带电粒子进入电场中的位移为 • 由此式可见: ① 当 v0变为原来的 1/2时,位移为原来的 1/4; ② 当 U变为原来的 2倍时,位移为原来的 1/2; ③ 当 v0与 U同时变为原来的 1/2时,位移为原来的 1/2; ④ 当 v0与 U同时变为原来的 2倍时,位移为原来的 2倍. • 答案: BC • 点评: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既可加速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