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生物第二册第一节遗传信息之一内容摘要:

液 放射性很高 细菌内 无 放射性 被32P 标记的噬菌体 与末标记的细菌混合 搅拌、离 心 上清液 无 放射性 细菌内具 放射性 高 实验现象分析: 现象:标记噬菌体蛋白质,细菌体内无放射性 结论: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 现象:标记噬菌体 DNA,细菌体内有放射性,子代噬菌体也带有放射性。 结论: DNA进入细菌体内,起遗传作用的是 DNA. 此实验能否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不能,因为它没有进入,无法知道它的作用,不一定不是 如何证明蛋白质不是:。 参考书上 P45阅读与思考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噬菌体侵入细菌过程 过程: 吸附 注入 复制合成 释放 实验结果: 第一组 实验 第二组实验 亲代噬菌体 32P标记 DNA 35S标记蛋白质 细菌细胞内 有 32P标记 DNA 无 35S标记蛋白质 子代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