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越秀学校论语复习第一讲内容摘要:

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清全祖望 《 梅花岭记 》 节选) 译文: 顺治二年四月,江都(扬州城)被清兵围困,情势危急。 以宰相身份在扬州督师的忠烈公史可法知道局势已不可 能挽救,就召集众将领,对他们说:“我已立誓与这座城 共存亡,但在危急时刻不能落在敌人手里死去,谁能帮 助我在城破时成就这一大节。 ”副将军史德威悲痛激昂地 表现愿意担负这一任务。 忠烈公大喜,说:“我还没有儿 子,你可因同姓关系作我的后嗣。 我要写信禀告太夫人, 把你的名字记上我家的 家谱,列 入她的孙儿辈中。 ” 作业:摘录《论语》选修中的十篇重点课文中包含的成语。 《为政以德》 众星拱北 :天上众星拱卫北辰。 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 拱,环线在周 围保卫着,拱古作共。 北,北辰,北极星星。 足食足兵 :粮食富足,军备齐全。 节用爱人 :节约财用,爱护百姓。 陈力就列 :指贡献出自己的才能去担负职务。 陈力,献出才力。 就列,归入行列。 开柙出虎: 原指看管的人没有尽责,使笼子开了,老虎出来了。 后比喻放纵坏人。 既来之,则安之 :把远人招来之后,又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 来 ” 、 “ 安 ” 都是 使动用法。 “ 之 ” 指代上文的 “ 远人 ”。 现在指:既然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 “ 之 ” 虚化,起补充音节作用。 分崩离析 :指当时鲁国不统一,已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分割。 孔子哀叹国家 的没落。 分崩,破裂。 离析,散开。 后用以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不可收拾。 大动干戈 :发动战争。 干戈,泛指武器,比喻战争。 现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 祸起萧墙 : 指祸患起于内部。 后用以指内部出乱子。 也指家庭成员中自起矛盾造成祸患。 持危扶颠: 扶助将要倾倒的。 比喻扶持大局。 鸣鼓而攻 之 :比喻大张旗鼓地加以声讨。 攻,声讨。 风行草偃 :风吹过的时候,草就倒伏。 旧时比喻用仁德感化,人们自然心悦诚服。 风行,风吹过。 偃,倒伏。 化若偃草 :形容教育或感化的力量很大,如风过草倒一般。 偃草,草被风吹倒。 《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 :抑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都合于礼。 是可忍,孰不可忍 :如果这个可以容忍,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 表示绝不容忍。 名正言顺 :原指是名分不正,道理就讲不通。 后指做事名义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