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匀速圆周运动内容摘要:
考点篇 (3 ) 齿轮传动. A 点和 B 点分别是两个齿轮 边缘上的点,两个齿轮轮齿啮合. 如图 , 齿轮转动时 , 它们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存在以下定量关系: vA= vB,TATB=r1r2,ωAωB=r2r1. A 、 B 两点转动方向相反. 预 习 篇 考 点 篇 栏目链接 考点篇 例 1 (2 0 1 4 佛山中大附中高一 ) 如图所示 , 两轮用皮带传动 ,皮带不打滑 , 图中有 A 、 B 、 C 三点 , 这三点 所在处的半径 rA> rB= rC, 则以下有关各点线速度 v 、角速度 ω 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 . vA= vB> vC B . vC> vA> vB C . ωC< ωA< ωB D . ωC= ωB> ωA 预 习 篇 考 点 篇 栏目链接 解析 A 答案 考点篇 预 习 篇 考 点 篇 栏目链接 A 、 B 两点通过同一根皮带传动 , 线速度大小相等 , 即 v A = v B , A 、 C 两点绕同一转轴转动 , 有 ω A = ω C , 由于 v A = r A ω A , v C = r C ω C , r A r C , 因而有 v A v C , 得到 v A =v B v C ;由于 ω A =v Ar A, ω B =v Br B, 因而有 ω A ω B , 又由于 ω A= ω C , ω A = ω C ω B , 故选 A. 考点篇 小结: (1)分析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及转速之间的数值关系时 ,要注意角速度、周期及转速三个量之间有确定的量值关系,知道其中一个量,就可以确定别的量;而线速度与角速度之间的关系由公式 v= ωr可知没有确定的对应关系 , 还与半径有关. (2)在判断传动装置的相关物理量时 , 要紧紧抓住皮带传动时 , 皮带上各点的线速度相等;同轴转动的物体的角速度相等的特点进行 , 再根据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来确定其他物理量. 预 习 篇 考 点 篇 栏目链接 变式训练 考点篇 1. (2020天津高一 )(双选 )如图所示,假设地球为一球体,地球绕地轴自转时,在其表面上有 A、 B两物体 (图中斜线为赤道平面 ), θ1和 θ2为已知,则 ( ) A. A、 B两物体的角速度之比为ωA∶ ωB= 1∶ 1 B.线速度之比 vA∶ vB= sin θ1∶ sin θ2 C.线速度之比 vA∶ vB= 1∶ 1 D.周期之比 TA∶ TB= sin θ1∶ sin θ2 AB 预 习 篇 考 点 篇 栏目链接 解析 考点篇。第一节匀速圆周运动
相关推荐
栏目链接 例 1 关于阴极射线的本质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阴极射线本质是氢原子 B. 阴极射线本质是电磁波 C. 阴极射线本质是电子 D. 阴极射线本质是 X射线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解析: 阴极射线是原子受激发射出的电子, A、 B、 D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答案 : C ►课堂训练 1. 阴极射线从阴极射线管中的阴极发出 , 在其间的高电压下加速飞向阳极
. 如:永磁铁与线圈的靠近或远离 . 电磁铁 (螺线管 )内电流的变化 . 2. 回路的有效面积变化 . (1)回路面积变化:如闭合线圈部分导线切割磁感线 . 如图甲所示 . (2)回路平面与磁场夹角变化:如线圈在磁场中转动 . 如图乙所示 . 例 1 磁通量变化的计算 , 一般有下列三种情况: (1)磁感应强度 B不变 , 有效面积 S变化 ,则 ΔΦ= Φt- Φ0= BΔS. 如图所示 ,
最大值由线圈匝数 N 、磁感应强度 B , 转动角速度 ω 和线圈面积 S 决定 , 与线圈的形状无关 , 与转轴的位置无关. (4 ) 若线圈给外电阻 R 供电 , 设线框本身电阻为 r ,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i =eR + r=EmR + rs i n ω t , 即写成: i = Ims i n ω t , R 两端电压写 成:u = Ums i n ω t . 尝试应用 3 .
运动过程重力与物体受到的阻力相差不大,空气阻力不能忽略,不能看作抛体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 B、 C选项错误;抛体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都是忽略了空气阻力的理想化模型, D选项正确. 解析 AD 答案 考点篇 预 习 篇 考 点 篇 栏目链接 小结: 抛体运动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 若初速度为零 , 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为抛体运动 , 要抓住 “ 初速度不为零 , 只受重力的作用 ”
在 R上是减函数 , 求 a的取值 范围 . 13)( 23 xxaxxf解:函数 f(x)的导数: .163)( 2 xaxxf( Ⅰ )当 ( )时, f(x)是减函数 . 0)( xf Rx)(0163 2 Rxxax 012360 aa 且 .3 a所以,当 是减函数; ))((,0)(,3 Rxxfxfa 知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