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内容摘要:

退距离 s =v ′22 a=2 .522 2 m = 1 . 5 6 m . 答案: 1 . 5 6 m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课堂训练 2. 如图所示 , 足够长的小平板车 B的质量为 M, 以速度v0向右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 , 质量为 m的物体 A被轻放到车的右端 , 由于物体与车面之间的摩擦力 f作用 , A也运动起来 ,当 A在车面上达到最大速度时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 A. 平板车的速度最小 B. 物体 A不再受摩擦力作用 C. 在此过程 , 摩擦力的冲量为 mv0 D. 此过程经历时间为 Mm v 0 M + m  f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解析: 小车和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发生作用,小车 B 在物体A 的摩擦力作用下减速运动.物体 A 在小车的摩擦力作用下加速运动.因小车足够长,所以当两者速度相等时,物体 A 与小车间摩擦力消失,一起匀速运动,此时 A 的速度达到最大,小车的速度最小,故选项 A 、 B 正确.由动量守恒有 M v 0 = ( M + m ) v ,对 A 由动量定理有 If = ft = m v - 0 联立得 If =mM v 0M + m, t =Iff=mM v 0 M + m  f,故选项 C错误,选项 D 正确. 答案: C 知识点 3应用动量与能量求解滑块问题 滑块问题是常考的物理模型 , 题型多为力 、 电计算题 . 尽管试题所表述的物理过程较为简单 , 但它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性 、 知识的综合性 、 设问的技巧性和创新性都是值得称道的 . 滑块问题一般可分为两种 ,即力学中的滑块问题和电磁学中的带电滑块问题 . 在涉及运用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习题中 , 主要是两个及两个以上滑块组成的系统 , 如滑块和小车 、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课 堂 训 练 子弹和木块、滑块和箱子、磁场中导轨上的双滑竿、原子物理中的粒子间相互作用,等等.此类模型变化过程复杂,物理变量繁多,各物理量相互制约. 解决动力学问题 , 一般有三种途径: ① 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 (力的观点 ); ②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观点 ); ③ 动能定理 、 机械能守恒定律 、 功能关系 、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能量观点 ). 以上这三种观点俗称求解力学问题的三把 “ 金钥匙 ” .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课 堂 训 练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例 3 如右图所示 , 一质量为 M、 长为 L的长方形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 在其右端放一质量为 m的小木块 A,m< , 给 A和 B以大小相等 、 方向相反的初速度 , 使 A开始向左运动 , B开始向右运动 , 但最后 A刚好没有滑离 B板 , 以地面为参照系 . (1)若已知 A和 B的初速度大小为 v0, 求它们最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 课 堂 训 练 (2)若初速度的大小未知 , 求小木块 A向左运动到达的最远处 (从地面上看 )离出发点的距离 .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解析: 方法一: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解 . A刚好没有滑离 B板 , 表示当 A滑到 B板的最左端时 , A、B具有相同的速度 , 设此速度为 v, 经过时间为 t, A、 B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 对 A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有: f = maA, L2= v0t -12aAt2, v =- v0+ aAt . 对 B 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有: f = MaB, L0= v0t -12aBt2, v = v0- aBt . 由几何关系有: L0+ L2= L . 由以上各式可求得它们最后的速度大小为: v =M - mM + m v0,方向向右. fL =2 mM v20M + m 对 A ,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