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21课鹊踏枝1内容摘要:

然痛苦,也不放弃。 “河畔青芜堤上柳” 写景句 的作用。 “河畔青芜堤上柳”七字是 承上启下 ,使上、下阕的过渡在若断若续之间,上半阕所写的难以抛弃的“闲情”及还依旧的“惆怅”都在这七个字之中得到了具体的呈现。 萋萋芳草再加上千丝万缕的柳条,惆怅的增长也正如此之纷杂。 下文“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正是触景生情。 贺铸的词曾说:“欲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与此相类。 河畔青芜堤上柳, 为问 新 愁,何事年年有。 • 所谓新愁,是河畔的青草、堤上的垂柳唤起的那一片忧伤,这个 新愁,还是那个旧愁。 是主人公“抛掷久”而没有实现的。 这一句把浓密的愁绪比作年年生长的青草,比作绵软纤长的垂柳,不能断绝。 这一句景色描写,同时扩宽了读者的视野。 词的最后两句“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描绘了怎样的优美意境。 结句有 画意 , 又有雕塑造型之 美 :月 上柳梢头 , 人归黄昏后 , 可抒情主人公仍独立小桥 , 一任晚风吹拂 , 似在翘首等待 , 又仿佛在俯首沉思 , 韵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