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苏教版选修2-3第1章计数原理1-4内容摘要:
有 A35 种排法. 故符合条件的排法共有 A44 A35 = 1 440( 种 ) . (3) 甲、乙 2 人先排好,有 A22种排法,再从剩下 5 人中选 3 人排在甲、乙 2 人中间,有 A35种排法,这时 把已排好的 5 人视为一个整体,与最后剩下的 2 人再排,又有 A33种排法,所以总共有 A22A35A33= 720( 种 ) 不同的排法. (4) 先排甲、乙和丙以外的 4 人,有 A44种排法;由于甲、乙要相邻,故再把甲、乙排好,有 A22种排法,最后把排好的甲、乙视为一个整体与丙分别插入原先排好的 4 人的空档中,有 A25种排法.所以,总共有 A44A22A25= 960( 种 ) 不同的排法. 题型二 分组分配问题 【例 2 】 有 4 个不同的小球, 4 个不同的盒子,现要把球全部放进盒子内,恰有 2 个盒子不放球,共有多少种方法。 [ 思路探索 ] 先确定分组,再分配元素. 解 确定 2 个空盒有 C24种方法. 4 个球放进 2 个盒子可分成 (3,1) 、 (2,2) 两类,第一类有序不均匀分组有 C34C11A22种方法;第二类有序均匀分组有C24C22A22A22种方法. 故共有 C24C34C11A22+C24C22A22A22= 84( 种 ) . 规律方法 对于排列与组合混合的问题,一般采取先分组再排列的方法,以免出现重复. 【变式 2 】 四 个不同的小球放入编号为 1,2,3,4 的四个盒子中,则恰有一个空盒子的放法共有 ________ 种 ( 用数字作答 ) . 解析 先选出一个空盒,有 C14。高中数学苏教版选修2-3第1章计数原理1-4
相关推荐
10 435 37 821 114 ( 2) 方法一 直接法 P ( X ≥ 2) = P ( X = 2) + P ( X = 3) + P ( X = 4) =37+821+114=3742. 本课时栏目开关 填一填 研一研 练一练 研一研 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方法二 间接法 由概率分布的性质,得 P ( X ≥ 2) = 1 - P ( X 2) = 1 - [ P ( X = 0) +
5 + 10i + 3 - 4i25=8 + 6i25. ∵ 1z = 1z1+ 1z2,即 1z = 8 + 6i25 , ∴ z = 258 + 6i = 2 - 32 i. 本课时栏目开关 试一试 研一研 题型 二 复数的几何意义 例 2 已知点集 D = { z || z + 1 + 3 i| = 1 , z ∈ C} ,试求 |z |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 习题课 解 点集 D
∴ f ′ ( x ) = 3e x - (e x x 2 + 2e x x ) =- e x ( x 2 + 2 x - 3) =- e x ( x + 3 ) ( x - 1) , ∵ 在区间 [ 2 , 5 ] 上, f ′ ( x ) =- e x ( x + 3 ) ( x - 1 ) 0 , 即函数 f ( x ) 在区间 [ 2 , 5 ] 上单调递减, ∴ x = 2 时,函数
动物体的速度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到运动物体的 v - t 图像,图所示为某物体的 v - t 图像.请同学们观察图像并分析以下问题. (1 ) 用 v - t 图像表示速度的变化有什么优点。 v - t 图像是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 从 v - t 图像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2 ) 匀速直线运动的 v - t 图像有什么特点。 答案 (1 ) 优点:直观方便.
的方向相反”,并不是与“运动方向”相反. (2)滑动摩擦力的效果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并不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粗糙 相互挤压 【 要点提炼 】 相对运动 接触面 相对运动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 _______成正比. 公式: f =μN, μ为动摩擦因数,取决于相互接触的 两物体的 ________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与接触面的面积 ________
y ′ = 1x 3 ′ = ( x - 3 ) ′ =- 3 x - 4 ; ( 4 ) y ′ = ( 4 x 3 ) ′ = ( x ) ′ = 34 x = 34 4 x; ( 5 ) y ′ = ( lo g 3 x ) ′ = 1x ln 3 . 34 - 14 本课时栏目开关 填一填 研一研 练一练 小结 对于教材中 出现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要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