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资料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内容摘要:
类电气设备的确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4. 1. 3 接零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架空线路终端、总配电盘及区域配电箱与电源变压器的距离超过 50m 以上时,其保护零线( PE 线)应重复接地,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10Ω。 接引至电气设备的工作零线( N)与保护零线 (PE)必须分开。 保护零线上严禁装设开关或熔断器。 保护零线和相线的材质应相同,保护零线的最小截面应符合表 的规定 保护零线最小截面 表 相线截面( mm2) 保护零线最小截面( mm2) S≤ 16 S 16< 35 16 S> 35 S/16 接引至移动式电动工具或手持式电动工具的保护零线必须采用铜芯软线,其截面不宜小于相线的 1/ 3,且不得小于 mm2。 4. 1. 4 用电设备的保护地线或保护零线应并联接地,严禁串联接地或接零。 4. 1. 5 当施工现场不单独装设低压侧为 380/ 220V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而利用原有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应根据原系统要求作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 4. 1. 6 保护地线或保护零线应用焊接、压接、螺栓连接或其他可靠方法连接。 严禁缠绕或钩挂。 4. 1. 7 低压用电设备保护地线可利用金属构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钢筋等自然接地体,但严禁利用输送可燃液体、可燃气体或爆炸性气体的金属管道作为保护地线。 4. 1. 8 利用自然接地体作保护地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保证其全长为完好的电气通路。 利用串联的金属构件作保护地线时,应在金属构件之间的串接部位焊接金属连线,其截面不得小于 100mm2 4. 2 防雷保护 4. 2. 1 位于山区或多雷地区的变电所、配电所应装设独立避雷针;高压架空线路及变压器高压侧应装设避雷器或放电间隙。 4. 2. 2 施工现场和临时生活区的高 度在 20m 及以上的井字架、脚手架、正在施工的建筑物以及塔式起重机、机具、烟囱、水塔等设施,均应装设防雷保护。 4. 2. 3 高度在 20m 及以上的大钢模板,就位后应及时与建筑物的接地线连接。 5. 1 一般规定 5. 1. 1 采用的电气设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设备应有铭牌。 5. 1. 2 使用中的电气设备应保持完好的工作状态,严禁带故障运行。 5. 1. 3 电气设备不得超铭牌运行。 5. 1. 4 固定式电气设备标志齐全。 5. 2 配电箱和开关箱 5. 2. 1 配电箱和开关箱应安装牢固,便于操作和维修。 5. 2. 2 落地安装的配电箱和开关箱,设置地点应平坦并高出地面,其附近不得堆放杂物。 5. 2. 3 配电箱和开关箱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宜设在箱的下面或侧面,电源的引出线应穿管并设防水弯头。 5. 2. 4 配电箱和开关箱内的导线应绝缘良好、排列整齐、固定牢固,导线端头应采用螺栓连接或压接。 5. 2. 5 具有 3 个回路以上的配电箱应设总刀闸及分路刀闸。 每 1 分路刀闸不应接 2 台或 2 台以上电气设备,不应供 2 个或 2 个以上作业组使用。 5. 2. 6 照明、动力合 1 的配电箱应分别装设刀闸或开关。 5. 2. 7 配电箱、开关箱内安装的接触 器、刀闸、开关等电气设备,应动作灵活,接触良好可靠,触头没有严重烧蚀现象。 5. 3 熔断器和插座 5. 3. 1 熔断器的规格应满足被保护线路和设备要求;熔体不得削小或合股使用,严禁用金属线代替熔丝。 5. 3. 2 熔体应有保护罩。 管型熔断器不得无管使用,有填充材料的熔断器不得改装使用。 5. 3. 3 熔体熔断后,必须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后方可更换,装好保护罩后方可送电。 5. 3. 4 更换熔体时严禁采用不合规格的熔体代替。 5. 3. 5 插销和插座必须配套使用。 I 类电气设备应选用可接保护线的 3 孔插座,其保护端子应与保护 地线或保护零线连接。 5. 4 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 5. 4. 1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 5. 4. 2 长期停用或新领用的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并应测绝缘。 5. 4. 3 移动式电动工具、手持式电动工具通电前应做好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 5. 4. 4 移动式电动工具、手持式电动工具应加强加装单独的电源开关和保护,严禁 1 台开关接 2 台及 2 台以上的电动设备。 5. 4. 5 移动式电动工具的电 源开关应采用双刀开关控制,其开关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地方。 5. 4. 6 移动式电动工具、手持式电动工具当采用插座连接时,其插头、插座应无损伤、无裂纹,且绝缘良好。 5. 4. 7 使用移动式电动工具因故离开现场暂停工作或遇突然停电时,应拉开电源开关。 5. 4. 8 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应加装高灵敏动作的漏电保护器。 5. 4. 9 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电源线,必须采用铜芯多股橡套软电缆或聚氯乙烯护套软电缆。 电缆应避开热源,且不得拖拉在地上。 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防止重物压坏电缆等措施。 5. 4. 10 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需要移动时,不得手提电源线或转动部分。 5. 4. 11 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完毕后,必须在电源侧将电源断开。 5. 4. 12 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应戴绝缘手套或站在绝缘台上。 5. 5 电焊机 5. 5. 1 根据施工需要,电焊机宜按区域或标高层集中设置,并应编号。安全教育资料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相关推荐
追加经济处罚; 对被行政处分的非事故直接责任者,按以下标准进行经济处罚: a)降级或撤职(解聘)处分的,扣罚 8000 元的经济处罚; b)行政记大过处分的 ,扣罚 6000 元的经济处罚; c)行政记过处分的,扣罚 5000 元的经济处罚; 25 d)行政严重警告处分的,扣罚 4000 元的经济处罚; e)行政警告处分的,扣罚 3000 元的经济处罚; f)通报批评的,扣罚 2020
核安排打印下发; 做好安全管理活动、新技术的宣传动员工作; 组织安排检查干部值班制度; 负责检查临时来公司参观,办事人员登记和进公司安全教育; 定期对承包单位检查指导安全工作,对存在安全隐患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实施整改; 在事故处 理过程中,负责协助安全管理部门做好接待和善后处理工作。 (十三)财务部负责人安全职责 负责做好公司技术措施、劳动防护等安全生产投入使用资金的落实、保障、管理工作;
( 3) 接班时,除了做好交班人交待的事项外,要认真检查以下部位: ①液氯钢瓶是否合格; 汽 化器压力是否控制在 以内(生产 52# 氯化石蜡压力为 以内);电动葫芦机械润滑、钢绳、挂钩及电器是否正常;通氯管有无砂眼。 ②盐酸泵是否正常;吸收塔系统的密封及冷却水是否正常;转子流量计的流量是否在合理区间; 液碱 贮罐 、次钠储罐 有无破损,管道有无泄漏。 尾气吸收塔是否正常, 完全正常后,接班上岗
围设置安全网。 ( 3)操作人员在作业时绑安全带、戴安全帽和穿软底鞋子。 ( 4)高空作业时实行监护制度,作业过程派安全员在旁监护。 安全架底部严禁站人。 ( 5) 高空作业材料、工具、物品通过吊运传输,严禁通过抛掷传输,吊运绑扎牢固。 ( 6)高处作业人员,精神要集中,不得打闹,不得麻痹大意。 事故应急救援程序图 抢救遇险人员 启动现场处置方案 突发事故发生 现场自救领导小组接到报警
零(地)、漏电保护设施的电动工具和漏(带)电设备 电闸箱未设门或未上锁造成误触电器开关 最早发现者立即大声呼救,在第一时间内向项目部报告或报警,立即采取正确方法施救。 即切断电源,用绝缘材料施工救伤员(在切断电源前)。 挥部迅速成立,按照应急程序处理。 伤员抢救小组按照有关救护知识立即救护伤员,在等待医生救治或送往医院抢救过程中,不要停止和放弃施救,如采用止血、人工呼吸、心脏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