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拓展模块肖邦故园内容摘要:
因为肖邦才出了名的。 通过对比的手法向读者交代了故园的今昔变化。 鲜明的反差对比,形象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沧海桑田的世事变幻面前,“物”的消解、消释、消亡固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能够积淀于人的记忆深处并被看作巨大精神财富的,必然具有某种文化人格的魅力、具有拨动人们感情之弦的强大力量,因而得以“复活”于人们的内心。 问:那么,肖邦的音乐对于波兰民族来说意味着什 么。 馨香醉人的玉浆,揭示无限美好的世界,莫大的精神享受 去听肖邦的音乐,不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祖国文化的伟大,同时也为了证明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是无法窒息的。 民族的最坚韧的纽带,成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础,作为一种斗争武器有不可估量的威力 肖邦这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被侵占的故国家园的怀念,对民族独立的渴望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思乡情,亡国恨,时常在他的作品里流露出来。 当沙俄授予他 “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 ”的职位时,肖邦严辞拒绝,表现出一个爱国艺术家的高尚人格和民族气节。 由此,我想到最近波兰总统卡钦斯基等 政要遇难,而波兰整个国家依然稳定。 我想,这个民族之所以能沉稳地面对灾难,其中,也许就有肖邦文化精神的体现吧。 三、怎么写: 现在我们思考一个问题:请同学们看第 7段。 着重描写肖邦故园的微妙色彩。 我们齐读。 这些微妙的色彩美在哪里。 何等的朴素、淡雅,然而,又是何等的持久、深沉。 问:如果把 21—— 23 段放在前面,如何。 前者简略较客观,后者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是立足作者的主观视角,表达了作者对肖邦的无限敬仰之情。 我们再来读一读第 2123 段文字。 来点音乐。 “ 情真而不觉音之繁词之复也。 ” —— (清)沈德潜 四、为什么这么写。 其实作者在这里写了肖邦故园的四季景色,还有冬天的景色。 请一位学生读 24段。 尤其写到冬天,作者用了这样一句话“然而,这里最美的是冬天”,这句话显然相对其他季节而言,它并未否定其他季节的美,而是特别指出冬天这个季节的美丽,但我们寻找有关文字的时候,发现文章并没有对冬天的景物作铺陈过多的描写。 我们还发现这样几处,用了六个“没有”排比,这些句子的直接叙述,无疑在强调肖邦故园的冬天何等寂静,何等冷清,何等了无生机。 同时,这里的“寂静、风雪”以及 25 段中“你”的处 境实际上有象征意义。 它象征着当波兰人民遭受到苦难、困顿时,肖邦和他的音乐与你在一起,你仿佛听到了他遥远的心跳,肖邦的音乐和精神鼓舞、温暖着我们每个人,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作家于此将叙述的角度转向内心的感悟,转向从心灵深处去感知、理解肖邦。 这样,将一般的景物美提升到了精神之美、情感之美。 的确,当一切都成为往事之时,只有音乐家的精神永存,只有音乐家崇高的文化人格长在,这正是作家从肖邦故园的四季轮回景物变化中所感受到的“大美”。 自然的永恒即是音乐的永恒。 “一位天才,一位艺术大师渐。中职语文拓展模块肖邦故园
相关推荐
.” • “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 ,再然后是自然地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 • 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地 前行 人格名言 • 患难与困苦是磨练人格的最高学府。 ——苏格拉底 • 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的独立人格 ——戴尔 卡耐基 • 丧失人格的诗人比没有诗才而硬要写诗的人更可鄙,更低劣,更有罪。
的,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② 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 结构和排列次序 上发生变化引起的质变。 水的物理性质的变化 (由液态到气态 ),是不是突如其来的、凭空发生的。 如果没有原子序数即核电荷数的递增,会有元素化学性质的变化吗。 金刚石和石墨的比较 田忌赛马、不同音符组成不同的音乐、 26个字母组成不同的文章、生产责任制、 818等等。 水蒸气 水 ≥100186。 C < 100186。 C
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第二部分:⑸ — ⒃ 通过列举爱因斯坦热爱音乐、崇尚文学的生动事例,证明科学与艺术是互补的、统一的。 第三部分:⒄ — ⒅ 指出造就人才需要有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 是结语,指出写作本文的现实意义。 阅读理解 1. 文章从爱因斯坦回顾往事时的一句话写起,有什么好处。 爱因斯坦的话回顾了自己从小爱好音乐的事情,这与文章论述的内容紧密相关,这样写直接给读者造成一种印象
《 整体的调整 》 第二节 《 局部的完善 》 、第三节 《 语言的锤炼 》 的相关内容。 2020年高考部分试题 10年福建卷) 1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 10分)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不少人喜欢西方的一些节日,如圣诞节、愚人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等。 材料二:据报道,春节期间,纽约帝国大厦亮起了代表喜庆和吉祥的彩灯向华人拜年,农历大年初一被定为该州的法定节日。 在英国,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