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23中国的水文灾害内容摘要:
洪灾的隐患。 (4)人类越来越多地在低洼地开发和建设 , 导致洪水灾害的灾情日益严重。 (5)这里城市密集 , 交通便捷 , 工农业发达 , 人口稠密 , 洪水灾害损失严重。 新华网 24日消息 国家海洋预报台表示 , 预计 2020年 24日中午至 25日上午 , 渤海湾将出现 50到 130厘米的风暴增水 ,莱州湾将出现 60到 150厘米的风暴增水 , 山东半岛北部沿海将出现 50到 100厘米的风暴增水。 上述岸段内的天津塘沽 、 河北黄骅潮位站将于 24日傍晚出现接近当地警戒潮位的高潮位 ,山东潍坊 、 龙口 、 蓬莱 、 烟台潮位站将于 25日凌晨出现接近当地警戒潮位的高潮位。 风暴潮 根据以上材料 , 分析探究: 1. 烟台出现风暴潮的原因是什么。 2. 我国风暴潮有哪些类型。 各有什么特点。 【 例证 2】 可引发风暴潮的天气系统有 ( )。 ① 热带气旋 ② 副热带高压 ③ 温带气旋 ④ 极地大陆气团 ⑤ 冷暖空气交互影响形成的锋面 ⑥ 极地高压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②③ D. ④⑤⑥ 答案 A 【 练习 2】 我国温带风暴潮常出现于 ( )。 A. 夏秋季节 B. 冬春季节 C. 春夏季节 D. 春秋季节 解析 风暴潮可由温带气旋 、 热带气旋和锋面系统三种天气系统引起 , 其中的热带气旋 (台风 )风暴潮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 而温带风暴潮则多形成于春秋季节。 答案 D 台风风暴潮和温带风暴潮 类型 台风风暴潮 (热带风暴潮 ) 温带风暴潮 活动时间 7~ 10月, 9月最集中 春季和秋季 影响范围 东南沿海;重灾区为长江口、钱塘江口、珠江三角洲、台湾、海南 北方沿海地区 发生区域 从辽东湾到北部湾的沿海地区 灾 情 严 重 人为 原因 东部海岸地带分布着众多的港口、开放城市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盐业、捕捞渔业、海洋养殖业发达,是一条人口密集、经济繁荣、对全国发展具有极为重要价值的地带 自然 原因 地处台风和温带气旋多发区,风力强盛,风暴潮势力强 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是继 1931年和 1954年两次洪水后 , 发生的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 而 2020年长江大水的程度和危害 , 显然超过了 1998年大水。 2020年 7月开始 ,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 , 中国第一大河流 —— 长江流域多处发生超警戒洪水 , 中下游干流不同地点水位上涨。 短短的几十年 , 长江出现了十几次百年一遇的洪水灾害。 长江流域多水文灾害的原因 根据以上材料 , 分析探究: 1. 长江流域多次频繁出现特大洪水的原因是什么。 2. 有人说 , 长江流域的洪水是 “ 三分天灾 , 七分人祸 ” , 你认为有道理吗。 【 例证 3】 一般来说 , 发生下列条件中的哪些情况 , 长江流域会发生全流域的特大洪灾 ( )。 ① 上游与中游干支流水位同时进入汛期或汛期因延长而重叠 ② 长江中上游森林植被破坏严重 , 涵养水源的作用减弱 ③ 因泥沙淤积或围湖造田造成干流排水不畅 , 湖泊调蓄能力减弱 ④ 长江流域的面积扩大 , 中下游湖泊众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 A 【 练习 3】 关于长江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长江洪灾 , 完全是由于长江流域降水多 , 又多暴雨造 成的 B. 长江洪灾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C. 1998年的特大洪水 , 有自然因素 , 人为原因的加剧作 用是不可忽视的 D. “ 小雨量 、 高水位 、 大洪灾 ” , 说明人为因素。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23中国的水文灾害
相关推荐
、 小麦锈病 、 油松毛虫 C. 落叶松毛虫 、 小麦锈病 、 云南松毛虫 、 棉铃虫病 D. 小麦锈病 、 棉铃虫病 、 水稻病 、 落叶松毛虫 (2)在塔里木河流域易遭受的生物灾害是 ( )。 A. 水稻病 、 马尾松毛虫 、 棉铃虫病 B. 小麦锈病 、 棉铃虫病 、 飞蝗 C. 水稻病 、 鼠灾 、 飞蝗 D. 小麦锈病 、 松毛虫 、 棉铃虫病 解析 第 (1)题 ,
大堤,修蓄洪、分洪工程,退耕还湖;下游除加固大堤外,还要开挖入海河道。 答案 (1)黄河 长江 北岸支流长而多 , 南岸支流短而少。 (2)暴雨集中 , 降水变率大 暴雨历时长 , 强度大 (3)自然原因:春季锋面雨带没有到达。 往往形成 “ 春旱 ” ;夏季 , 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 “ 伏旱 ” 严重;有些年份 , 当夏季风过强时 , 锋面雨带迅速北移 , 淮河流域降水稀少。 人为原因
) A.停止开采非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巨大财富 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D.在开发利用资源时,不能危及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 解析 :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表明 , 人类首先要发展 , 不能消极地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发展要有限度 , 不能加大加快 、 无节制地开发可再生资源 , 控制人口增大 , 使人口数量不变不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城市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废渣,特别是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渣 城市工业向环境排放各种物质,使自然地理要素受到影响 对城市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气候 城市工业排放各种气体改变着太阳辐射强度,城市气温、降水等要素也发生变化 出现城市 “ 热岛 ” 现象 密集的建筑群 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可以 改善环境 , 使 得
较快。 由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也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 尤其是 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的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农业地域的概念、形成和特征: 同一农业地域 内,农业 生产 的 条件 、 结构 、 经营方式 、 发展方向等具有 相同 的特征。 (1)农业地域的概念: 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
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等方面分析;结合图可知旅游区省内游客数量总体增加但地区差异明显,主要受收入水平和市场距离的影响;生态旅游必须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 答案 】 (1)自然旅游资源 科学价值 经济价值 美学价值 (2)总量增加,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客源地距离、生态观念 (3)生态环境保护 (2020高考上海卷 )随着海峡两岸联系的不断增强,台胞游客对大陆旅游市场的影响与日益俱增。